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UG命令的应用(长期加分中!) [打印本页]

作者: zheping201    时间: 2005-8-21 18:20
标题: 讨论UG命令的应用(长期加分中!)
UG版讨论命令应用的贴子不多,其它版都有,命令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一个设计者的水平。我在这里新开一贴,大家来讨论讨论(有分加):      
        比如:Section是UG的一个很具特色的功能,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这方面的资料不多,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应用广泛,特别是用在车身、航空器设计上,相信高手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这里有分等你来拿
      还有其它一些命令:BRIDGE SURFACE、MESH、X-FORM等等,大家踊跃发言吧!!
要求:1、绝对支持原创,不能抄书和抄袭。可以放宽点,但要有新意才行。
              2、要有一定的深度。
              3、最好是能结合实际工作,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加分不要催我,我全天都在线。没有加分的就是不符合要求啦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1 19:08
section的确是很有用的功能,要是能了解这里面的功能用法,适用场合,
做面就方便许多,而且面的质量很不错.
  
一个小例子:
  
过两给定曲面上的线,与三张曲面相切.类似全圆角功能.
  
鼓励你一下! By zheping201
  
谢版主!
作者: gysh1007    时间: 2005-8-21 19:23
【文件】/【新建】       Ctrl + N
【文件】/【打开】       Ctrl + O  
【文件】/【执行UG/Open】/【Grip排错】               Ctrl + Shift +G  
【文件】/【执行UG/Open】/【用户函数】              Ctrl + U  
【文件】/【保存】       Ctrl + S  
【文件】/【另存为】    Ctrl + Shift + A  
【文件】/【绘图】       Ctrl + P  
【编辑】/【后悔操作列表】(取消当前操作)            Ctrl + Z  
【编辑】/【剪裁】       Ctrl + X  
【编辑】/【复制】       Ctrl + C  
【编辑】/【粘贴】       Ctrl + V  
【编辑】/【删除】       Ctrl + D  
【编辑】/【变换】       Ctrl + T  
【编辑】/【对象显示】  Ctrl + J  
【编辑】/【隐藏】/【隐藏】                      Ctrl + B  
【编辑】/【隐藏】/【互换显示与隐藏】       Ctrl + Shift + B  
【编辑】/【隐藏】/【不隐藏所选的】          Ctrl + Shift + K  
【编辑】/【隐藏】/【显示部件中所有的】    Ctrl + Shift + U  
【视图】/【刷新】       F5  
【视图】/【操作】/【缩放】                      Ctrl + Shift + Z 或F6  
【视图】/【操作】/【旋转】                      Ctrl + R或F7  
【视图】/【可视化】/【生成快速图片】       Ctrl + Shift + Q  
【可视化】/【高质量图片】                         Ctrl + Shift + H  
【视图】/【信息窗口】                               F4  
【视图】/【当前对话】                               F3  
【视图】/【曲率图表】                               Ctrl + Shift + C  
【格式】/【层的设置】                               Ctrl + L  
【格式】/【在制图中可见】                         Ctrl + Shift + V  
【格式】/【布局】/【新建】                      Ctrl + Shift + N  
【格式】/【布局】/【打开】                      Ctrl + Shift + O  
【格式】/【布局】/【拟和于所有视图】       Ctrl + Shift + F  
【工具】/【表达式】                                  Ctrl + E  
【工具】/【宏】/【开始记录】                   Ctrl + Shift + R  
【工具】/【宏】/【回放】                         Ctrl + Shift + P  
【工具】/【宏】/【步长】                         Ctrl + Shift + S  
【信息】/【对象】                                     Ctrl +I  
【预设置】/【对象】                                  Ctrl + Shift + J  
【预设置】/【选择】                                  Ctrl + Shift + T  
【应用】/【建模】                                     Ctrl + M  
【应用】/【加工】                                     Ctrl + Alt + M  
【应用】/【制图】                                     Ctrl + Alt + D  
【应用】/【装配】                                     Ctrl + Alt + W  
【应用】/【基础环境】                               Ctrl + W
  
菜鸟先顶个......
作者: wcb111    时间: 2005-8-21 19:50
  建议搞几个能帮助菜鸟的人版主来~~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1 22:46
大家多注意动画里的曲面延伸功能,的确很方便,
  
比extension,enlarge,sheet boundary爽多了.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1 22:49
在nx3绘图区域,按住右键不动.会出来五个选项,分别对应face analysis,shaded,fit,wireframe和studio.按住右键往上移是shaded模式,下移是wireframe模式,依次类推....
  
熟练了以后按右键不用停顿直接上移就是shaded模式........
真的非常方便快捷,切换显示模式随心所欲,比点工具条还要快好多,而且设置工具条时可以拿掉这些,空出不少绘图空间。
  
在不同对象上按右键会出来不同选项,大家自己试试看。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1 23:06
大家请看下面两帖,是我们努力和超越的目标。
  
proe: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3D1&page=#pid=solidworks: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3D1&page=#pid=大家一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交流才有进步。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1 23:16
近来主攻工程图,发觉工程图用得熟真的很好用,可以完全摆脱CAD了,以前只是会用就是用得不精,像工程图里的ID号,以前老是不能移动箭头,现在箭头也可移动了。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1 23:19
dc920 wrote:
大家请看下面两帖,是我们努力和超越的目标。  
  
  proe: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3D1&page=#pid=  
  solidworks: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3D1&page=#pid=  
  大家一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交流才有进步。

  
其实UG区早就要这样了不过现在也不晚
作者: chuchu    时间: 2005-8-21 23:27

偶也来顶一下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1 23:27
zheping201 wrote:
  UG版讨论命令应用的贴子不多,其它版都有,命令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一个设计者的水平。我在这里新开一贴,大家来讨论讨论(有分加):       
         比如:Section是UG的一个很具特色的功能,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这方面的资料不多,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应用广泛,特别是用在车身、航空器设  
  
要求:1、绝对支持原创,不能抄书和抄袭。  
              2、要有一定的深度。  
              3、最好是能结合实际工作,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绝对支持原创,不能抄书和抄袭。  
  
我觉得抄书抄什么都是好的这个不要限制,只要是使用方法是对的,有学习性就可以了,最多版大不加分,有的功能你会别人不一定会,但看完这贴之后就会了。。。。。。
  
这样有人本来想写点功能使用方法上来,又怕是抄袭的就不想贴上了。
  
你说的也可以,但一定要新意,具有一定的可学习性。基础的也可以放上来!
                                            ——by zheping201

作者: zheping201    时间: 2005-8-21 23:36
我来放上一个!关于bridge surface的应用——拱形面的制作,很初级!不过很有意思,我发现这么用的人也不多,就放上来啦。我也不知是不是书上的,总之我没有看到过。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1 23:57
chuchu wrote:
  
  偶也来顶一下

  
chuchu,三条线画好后,是不是这样比较方便一点?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2 00:09
zheping201 wrote:
我来放上一个!关于bridge surface的应用——拱形面的制作,很初级!不过很有意思,我发现这么用的人也不多,就放上来啦。我也不知是不是书上的,总之我没有看到过。旨在抛砖引玉!!

  
向版主学习!
  
不过侨接曲面在曲线两端点处有收敛,需要砍掉再补吗?如果需要,如何切法比较合理?谢谢!
  
是有收敛的,因为它由两条线来定义的。可以DRAG,用在无要求的地方,需要的话是砍掉再补,我一般是用icefai老大的砍面法。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2 00:19
liang64 wrote:
   
  
  绝对支持原创,不能抄书和抄袭。   
  
  我觉得抄书抄什么都是好的这个不要限制,只要是使用方法是对的,有学习性就可以了,最多版大不加分,有的功能你会别人不一定会,但看完这贴之后就会了。。。。。。  
  
  这样有人本来想写点功能使用方法上来,又怕是抄袭的就不想贴上了。 <B  
  
......
  

  
要不非原创的,基础的东西另开一帖如何?这样不至于太乱,好的照样加分就可以了嘛。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2 08:33
支持斑竹 我也来一个全圆角的教程
1、找出需要圆角面中心线(绿色面的中心线)
2、面圆角——分别选择两个面——选择相切线(选中心线)——半径方式选择相切线控制
3、同理再另外一个圆角
   UG是很强大的吧  以前可能很多人认为UG没有全圆角 只是麻烦一点
  
不是什么好的方法,鼓励你一下吧!ug版需要你这样的人。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2 08:40
本来想做个动化的 上次鹿版给的软件不见了 郁闷
  
我们需要直接的斑竹 不要怕批评人 支持(我需要打击 谢谢斑竹)
  
谢谢lys721110 兄弟的软件 谢谢
DC920兄弟 你的13楼的教程 我用不了啊 请指教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2 08:45
那斑竹有什么好的办法 可是这个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啊
什么全圆角也可以搞顶的
请教斑竹了 谢谢
急切想知道 斑竹有时间的时候就出个教程吧
我一直以为这个是个好方法(就是麻烦点)  这下有福了 不是好方法 高兴
  
首先不是什么全圆角也可以搞顶的,ug的全圆角特殊时才能做出来。你的作法是一种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方法。
  
谢谢斑竹 可以举个例吗
  
非全面拔锥的方法(编辑——面——裁减面    通过线剪裁面 再拔就可以了)
请大家不要发一些顶一类的贴 我知道大家很支持斑竹 我门都很支持的  请节约资源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08:50
强烈支持!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2 08:54
看了DC920朋友在6楼的提示,我做一点补充,不过我相信高手们都应知道,呵 呵,我的是针对新手的。
NX3.0的右键菜单:
当你的选择方式为 选择通用体几何时(默认快捷键G),你在曲面上或边缘单击右键,就会出现比如偏置或倒圆角等……大家试试。
当你的选择方式为  选择特征时(默认快捷键F),在单击右键就会出现比哪编辑参数,抵制等等,这要看你点什么了。
当你的选择方式为  选择组件时 (默认快捷键C),在单击右键就会出现和默认的菜单,这个针对大模型时很好用,不用找空白的地方点右键了。比如在满屏的时候你想刷新一下,或者更新显示,不用缩小找空白的地方才右键,直接单击右键了。
这是小弟的一点小小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 钟贞语    时间: 2005-8-22 09:03
我以前就是缩放了再右键的,以后不用了,感谢fgz465!
作者: lkllkl11    时间: 2005-8-22 09:17
强烈支持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09:30
gs114 wrote:
本来想做个动化的 上次鹿版给的软件不见了 郁闷  
  
  我们需要直接的斑竹 不要怕批评人 支持(我需要打击 谢谢斑竹)

送个屏幕录像给你,绿色版本无需安装!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09:49
liang64 wrote:
近来主攻工程图,发觉工程图用得熟真的很好用,可以完全摆脱CAD了,以前只是会用就是用得不精,像工程图里的ID号,以前老是不能移动箭头,现在箭头也可移动了。

可否分享?
作者: H168    时间: 2005-8-22 10:22
zheping201 wrote:
我来放上一个!关于bridge surface的应用——拱形面的制作,很初级!不过很有意思,我发现这么用的人也不多,就放上来啦。我也不知是不是书上的,总之我没有看到过。旨在抛砖引玉!!

老大您教的!谢谢!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0:42
全圆角,不知是否可取请pp
先找出中心线再三边倒圆,再用沿导线扫描减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0:43
2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2 11:06
lys721110 wrote:
全圆角,不知是否可取请pp  
  先找出中心线再三边倒圆,再用沿导线扫描减

  
如果是一个很不规则的图形 那肯定不行了 还不如直接面到角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2 11:33
截形体(section)----截面-桥接的用法(也可达到全圆角的功能)
能想到这个 要多谢ZHEPING斑竹了
  
还有几种明天传(今天下午没有网)  现在还差4钟没有搞定了(序号11、52、53、34)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2 11:44
还来 请斑竹PP
截形体(section)----截面-RHO的用法(也可达到全圆角的功能)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2 18:48
gs114 wrote:
本来想做个动化的 上次鹿版给的软件不见了 郁闷  
   
  我们需要直接的斑竹 不要怕批评人 支持(我需要打击 谢谢斑竹)  
   
  谢谢lys721110 兄弟的软件 谢谢  
  DC920兄弟 你的13楼的教程 我用不了啊 请指教  
   

  
关键是选择球要同时选中两条曲线,如果两曲线距离较远而选不到,那把视图缩小就可以同时选到了.
  
讨论全圆角功能的比较多呀.我觉得全圆角应该是一个面,而不是两个面.看着才爽.我 做的动画也不能叫全圆角,因为不够圆.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9:13
做个用户定义特征拆铜公非常方便(简单模型)一步搞掂
多多指教不会做动画只能贴图(附上3.0PRT)
  
感谢支持!——By zheping201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9:14
2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9:14
3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9:14
4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19:16
PRT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2 20:01
avi
作者: zheping201    时间: 2005-8-22 22:09
今天放上个全圆角的例子,有兴趣的可以玩玩!不过应用范围很特殊。前面已经有了两种作法。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2 22:35
lys721110 wrote:
   
  可否分享?

  
  等我学会做动画图片做个动画上来.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2 22:49
版主用38楼的方法做全圆角,两边面至少要有0.5以上的斜度才行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2 23:19
fgz465 wrote:
版主用38楼的方法做全圆角,两边面至少要有0.5以上的斜度才行

  
所以版主才说:不过应用范围很特殊,顶面也一定要平面才行.做的面的质量有时也不理想.
说到底,ug全圆角功能不如proe强大,方便,适用范围广.这是不争的事实.希望在以后的版本里有这项功能.
作者: lmx70    时间: 2005-8-23 08:20
我也来一个单面体的双向拔锥
1.先切割体表面
2。拔锥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08:53
斑竹看看 我怎么做不了 不知道哪里错了
尺寸30是两个面距离的一半
侧面要加一点斜度  BY ZHEPING201
那斑竹有些情况用我那种全圆角方法还好点吧
  
俺常用的方法就是Section和取中线的方法,我放上的方法从不用过,说实在的UG的全圆角功能局限性还是很大的有时我多用CATIA。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3 10:53
呵呵,又发一些无聊的给大家看看!!!
  
用一条直线做的不规则的圆体
  
感谢支持! ——by zheping201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3 10:56
用一条直线做的不规则的圆体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3 11:02
曲线与面变半径倒圆角!!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01
还来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15
建议给42楼加分
还有
  
UG版太需要象你这样有“激情”的人啦!——By zheping201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0
115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0
116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1
117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2
118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2
119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3
120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3
121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4
122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4
123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5
124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3 12:26
125
作者: zhuhanzh    时间: 2005-8-23 12:39
ding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3 13:41
我也在来一张关于全圆角的!!!!两侧面不规侧并没有斜度,顶面是斜面而做的全圆面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5-8-23 13:44
草绘曲线的替换:
在草图拉伸成为实体后,如若替换草绘中的曲线,有时可出现出错提示通过替换命令则可解决此问题,详细如下:
  
1、建立下图中左边所示草图,添加相应约束,然后拉伸成实体
2、编辑草图,删除直线段,绘制曲线段,如右图所示。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5-8-23 13:58
3、选择edit\edit defining string命令,弹出edit string对话框,同时草绘中的曲线高里亮显示,(可用shift+右键添加或减少选择集)选择第二步所绘曲线,点击ok,添加替换曲线到拉伸集。
4、退出草图,发现拉身体也进行了相应改变,而无出错信息。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5-8-23 14:19
pic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5-8-23 14:22
期待加分中......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5-8-23 14:45
相关图片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3 17:20
哈哈,俺被加分了,谢谢!!!!!!!!!!!!!!
作者: carven    时间: 2005-8-23 17:47
我也传一个,是个老教程,但我想这个教程中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借鉴的!
  
igs档和教程在70楼
作者: 橙皮先生    时间: 2005-8-23 17:47
菜鸟也做了一个。。。。希望对大家有用。。。不知道大家常用不

  运用三拟点进行特征复制
作者: carven    时间: 2005-8-23 17:50
附part和教程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3 20:19
终于突破0分了!多谢版主,顺便问问录制动画是AVI格式要转成格式才可上传?
作者: bjjob1    时间: 2005-8-23 20:37
not bad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3 22:58
移动ID箭头我相信做过结构的都会遇到,我下面这个办法亦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版主加分给我你们不要不服,不服的亮出你的好方法....呵呵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3 23:11
终于做了张动画,不过质量不理想,再来张讲增加部件和移动部件,增加部件和添加部件我相信很多人都熟的(亦是所谓什么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设计吧).把子部件移动到父部件熟的就不多了,因为很小书有讲(我有20多本UG18-NX2.0的教程都没讲到)我试了好久才发现,其实亦是在资源条里拖动(就是按着部件拖入拖出到点到的部件)吧了,很简单的不要笑我呀。
作者: dc920    时间: 2005-8-23 23:12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nx3里的三面倒圆功能?很厉害哦!
  
没这个命令之前,做这个面可是不容易.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3 23:17
谁有再好点清楚点的动画软件,传个上来吧,
作者: liang64    时间: 2005-8-23 23:34
在50-70楼这两行动画太多了,搞到一晚就是看这两行,你们觉得慢吗?要是这样建议每行只可以传34张动画好不好???????/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4 00:23
liang64 wrote:
在50-70楼这两行动画太多了,搞到一晚就是看这两行,你们觉得慢吗?要是这样建议每行只可以传34张动画好不好???????/

  
把照片下下来看 清楚又快  GIF动画就这样了 下载看很好效果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1
liang64 wrote:
谁有再好点清楚点的动画软件,传个上来吧,

拿去用吧!顺便问问AVI转成GIF后文件太上传不了,点算好?
1/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2

2/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3

3/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5

2/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6
4/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6
5/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7
6/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18
7/7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5-8-24 08:43
多了一个2,大家下时注意!
作者: hhjun38299    时间: 2005-8-24 10:13
UG倒全圆角,忘了是在那个论坛上看到的,
1.做中性面
2.以中性面的边界为控制线倒圆角,
作者: 听海哭的声音    时间: 2005-8-24 10:44
版主,建议给"gs114"多加点分哟,我们UG就需要这样热情的人呀!
作者: hhjun38299    时间: 2005-8-24 11:24
利用延伸解决曲面无法延线大角度拔模问题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4 12:28
hhjun38299 wrote:
UG倒全圆角,忘了是在那个论坛上看到的,  
  1.做中性面  
  2.以中性面的边界为控制线倒圆角,

  
和我的做法一样啊 找到中心线这样
作者: hhjun38299    时间: 2005-8-24 13:49
gs114 wrote:
   
  
  和我的做法一样啊 找到中心线这样

  
做法类似,但有些面的中线不好求,个人认为还是做中性面的好,
作者: 弘丰    时间: 2005-8-24 13:55
hhjun38299 wrote:
   
  
  做法类似,但有些面的中线不好求,个人认为还是做中性面的好,

  
你这个只是做中间线的一种方法而已 不是什么时候都用这个的 好象鹿版有个专门求中心线方法的一个贴 至于去中间线 方法就太多了 要看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吧  个人意见啊
作者: hhjun38299    时间: 2005-8-24 14:02
gs114 wrote:
   
  
  你这个只是做中间线的一种方法而已 不是什么时候都用这个的 好象鹿版有个专门求中心线方法的一个贴 至于去中间线 方法就太多了 要看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吧  个人意见啊

  
呵呵,俺这求中线的方法是从鹿版那学的,刚才的图形中,提取了B曲面,还是求不出中线,(经常郁闷)兄弟还有其它的方法,教下小弟啊,谢谢,
作者: Tibet_Shan    时间: 2005-8-24 21:09
大佬们,我先谢谢各位了,下完后,好好研究研究,学习学习,嘿嘿~~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5 08:15
一个实体可以有不同的颜色,相信基本上都是知道的,我都不好意思说。
作者: fgz465    时间: 2005-8-25 08:20
对于用中性面做全圆面,中性面在实体中才有效。
曲面的话,就要用到中心线了。
作者: wangchengbin    时间: 2005-8-25 11:27
问一个很菜的问题,屏幕录像结束后,怎么放上去?
作者: futong2001    时间: 2005-8-25 13:54
我也要加淀粉
  
如何自己制作符号?
首先:做自定义符号必须使用curve的直线或多边形制作,而不能使用圆或圆弧等制作.
步骤:  
1.先用线段画出符号图形;  
  
2.File-->Utilities--> Edit Symbol Font File-->选择保存路径--> Define Symbol--> 选择中点及方向并将所作图形全选后OK  
  
3.然后你在Toolbox-->User-Define Symbol中找到你保存图标的目录就会发现自己制作的符号.
作者: amwalwmfk    时间: 2005-8-25 17:30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