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一站式解决方案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在线3D打印服务,一键上传,自动报价 
查看: 166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一生汽车缘 国车造型设计者的人生悲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12-30 17:2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生汽车缘 国车造型设计者的人生悲欢
红旗,在中国人的心中不仅是一面旗帜,它是图腾,象征着荣誉与尊严。当第一辆红旗轿车驶入人们视野时,在它的背后,也曾记载着一个人的故事  
  
在中国轿车的历史上,第一台红旗轿车的诞生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的设计者程正也理所当然地被写入新中国的史册中。如今的程正已经是73岁的老人,可是他仍然痴迷他的汽车事业。笔者近日走进他的家庭,却发现老人独身一人生活。老人和笔者谈起了自己的曲折人生。没想到程正可以设计出精美绝伦的轿车,但对人生、家庭的设计却身不由己。  
  
放弃最爱 收获至爱  
  
程正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叫程克,早年留学日本,曾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还参加过辛亥革命。1936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天津市市长。可惜他仅在天津任职6个月,便因心脏病谢世。母亲徐静仪早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商业女子高等学院,和父亲结婚后生了8个孩子,程正上有6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  
  
在这样的家庭中,程正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儿时的程正特别喜爱父亲的书房,最喜欢玩的东西是画笔。受姐夫的影响,除了文学外,他还爱好音乐和绘画。程正曾对绘画很痴迷,似乎生来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在绘画上长进很快。他的理想是考上艺术学院油画系,成为一名画家。1947年,中国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学艺术根本找不到饭碗,为了生计,他放弃学画,而考上了燕京大学(北大前身)机械系。  
  
现实有悖于理想是痛苦的,可一旦选择了,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是班级最勤奋的学生,枯燥的机械原理、公式陪他度过了一夜又一夜。学习中,他对机械制图显现出非凡的天性,他的设计图总是在精细中透出一种灵性。他最喜欢画的是“奔驰”等汽车外形,那时轿车很少,画轿车总会引发他对未来的无尽暇想。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各类人才奇缺。1951年,他没有毕业就按照国家需要随同学们到天津机械修配厂实习。1952年9月,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第一机械部汽车工业筹备组。程正轿车外形制图的技能很高,可是一到汽车筹备组工作,他发现自己对汽车知识的了解太少,于是他用了几年时间从头学起,系统地自修了汽车设计等专业课程。  
  
毕业参加工作后,爱情随之而来,他的女友也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解放后毕业于天津津沽大学经济系。是由程正弟弟的介绍让他们相识的,共同的志趣爱好使他们相知。1954年他们在北京组成了家庭。当时,这对新婚夫妻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他们的家具多是请木工用废旧杂木拼成的。傍晚时分,围坐在小书桌边促膝学习是最令他们夫妻难忘的事,小书桌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浓浓的爱的空间,在这个小家庭里充满了书香、心香。两年以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孩子给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带来了欢乐。  
  
拾起创造历史的画笔  
  
1958年,在“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的热潮中,程正被分配到了长春一汽,在妻子的目送下,程正登上了开往长春的列车。  
  
一到长春,程正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被分配到一汽的冲压车间。在1250吨大压床前当了一名冲压工,专门生产汽车底盘的大型冲压件(每件重17.5公斤),程正每天的定额是1100件,就是说,他一天要搬动1100次17.5公斤重的零件才算完成任务。他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干过重体力活,手脖子累肿了,胳膊和双腿酸了,身子也打晃了,但为了“脱胎换骨”,他咬牙挺了过来。3个月后,他一天居然可以完成1600件,超定额500件。  
  
这一年的6月30日下午5时,刚下班的程正还没换下工作服,就接到了厂里让他立即到设计处报到的通知。在那里,郭力副厂长向他布置工作:必须抓紧时间,设计出我国第一台“红旗”牌高级轿车。听到我国要自行制造高级轿车,领导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程正特别激动。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厂领导会想到他呢?  
  
原来,1956年,程正在中央一机部汽车管理局做普通科员。当时,汽车管理局召开第二代解放牌汽车产品开发设计会议,与会的两位苏联专家发现他的两张设计图后十分赞赏,苏联专家问汽车局的张局长:“这是谁设计的?”当他听说设计此图的程正只有20多岁时,不无赞叹地说:“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调到一汽去。”当时郭力副厂长也在场,他记住了程正这位年轻人。当一汽要组织试制我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的会战时,郭力副厂长及时想到了他。  
  
早就对车型设计一往情深的程正,此时完全投入到轿车设计的兴奋与自信之中,往日参考国外汽车画的大量的轿车造型图一一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它们都很漂亮,但不是我们自己的。他要设计出体现我们民族特色的轿车来。当时有5人设计,每人两张,要从5人的10张设计图纸中选出一张。程正只画了一张,这就成为我国第一台红旗牌高级轿车造型的开始。随后,他马上投入到试制工作中,经过33天的艰苦努力,1958年8月3日下午1点,我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终于驶出了试制车间。  
  
195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红旗轿车被中央定为献礼产品。于是,10辆红旗轿车进京参加了“十年大庆”。新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设计制造的轿车。“红旗”造型的精美,不仅让苏联专家赞叹,而且震惊了英、美等西方国家。1960年英国的一家杂志中出现了红旗车的照片,在日内瓦汽车展览会上展出时,一位意大利的著名设计师对中国的红旗轿车评价说:“红旗的造型是东方艺术与汽车工业技术结合的典范。”  
不愉快的事只是一小段  
  
程正和妻子只有春节或到北京出差才能相聚。1960年,他们的宝贝女儿程平出生了,程正不能回家照顾妻子。妻子一边*持家务、带孩子,一边上班工作,家里的一切全落到了妻子身上。程正几次向厂领导提出调回北京的申请,出于工作上的原因,领导没有批准。他最终也真的难以割舍对汽车的热爱,他和妻子只能继续过着这种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1961年,程正的妻子来到长春探望丈夫,离开北京时,妻子带来的惟一物品就是那张象征他们爱情的小书桌。来到长春,他们把这张小书桌让给孩子读书写字。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团圆的幸福中时,东北寒冷的气候给柔弱妻子的生活投下了阴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妻子的风湿性关节炎先是反复发作,继而又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病,最后不得不长期卧床休息。妻子与程正在长春生活了3年,可她患病卧床就长达一年半。1964年初,妻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申请调回天津。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程正把8岁的儿子留在了身边。  
  
1964年,国家搞“四清”运动,尽管程正工作表现突出,可是他的出身连累了他,他成为“四清”的对象。工作是他的最高追求,为此他可以忍受长期和妻子两地分居之苦,他怎么也想不到运动会波及到自己。他苦恼,一度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正在这时,妻子从天津赶到长春来看他,妻子和他说:“天津、北京有许多人跳楼自杀,我怕你也走这条道。”妻子接着劝导他:“你想想,不愉快的事总是难免的,不愉快的事只是一小段,而人的生命是漫长的。”有了亲人的安慰,他度过了苦闷的时光。他从此把妻子的这段话当成战胜人生厄运的格言。  
  
1968年6月9日,更大的人生灾难降临到程正身上,一群造反派突然抄了他的家,并以有海外关系(姐姐和弟弟均定居国外)为由,把他关进“牛棚”。在这里,他受到了更加残酷的身心摧残。他被关押到1969年5月份,然后是下放车间劳动改造,长达8年之久。每当遇到困难对生活心灰意冷时,他就会想起妻子的话,他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劳动改造期间,他不但没有消沉,反而接触了与汽车有关的所有工程,先后完成了40项技术革新。1978年以后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和分厂标兵。  
  
1975年,面对他与妻子这无休止的分居,面对自己十几年来对家庭的失职,程正做出了痛苦的选择。经过磋商,两人无奈地在离婚书上签字。  
程正和妻子离婚了,双方协议儿女由双方各抚养一个。与妻子分手后,程正仍按着以前的惯例,把每月101元的工资一分两半,一半寄给她们娘俩,一半留给自己和儿子。  
  
一生汽车缘  
  
文革后的1979年3月,程正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2个春天,他终于可以回到那间阔别10年的设计科办公室,全身心地投入到红旗轿车的全新造型设计之中。  
  
程正对槐树的花香情有独钟,那是因为妻子最爱槐树花,他给自己的书房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槐香书屋。书屋正中,是那个见证人生岁月的小书桌,那上面,有他的爱情、事业和追求。每天下班后置身在这简洁、明亮的书屋,程正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  
程正曾参与了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设计制造一直到1995年红旗轿车改型后的造型设计,轿车造型设计的经验和体会,常常在他的心中翻滚,于是一部22万字的《汽车造型》在他的书屋里诞生了。这是他退休后仅用4个月时间完成的,此书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后,被原吉林工业大学选定为教材,这是我国第一本全面阐述汽车造型的著作,为此程正荣幸地被吉林工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的书架上,还有一册他所设计的一辆辆红旗轿车的图片集,每一张图片都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段人生岁月。  
  
程正1990年退休。两年后被返聘到原岗位,每月工资最初是100元,后来增加到500元。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他挣的不如一个更夫多,可程正却不以为然,他实在离不开那支伴随自己几十年的设计笔,离不开自己的汽车事业,他一生寻求的是工作的乐趣。  
  
1978年,程正患上了心脏病,1998年冬,老人曾在下班回家时,因心脏病发作昏倒在所住的楼前。  
  
每当遇到大事时,他会想到前妻,有时真想给她打个电话,往往刚拿起电话又放下。他是个刚强的人,他不想因自己而打扰前妻的平静生活。所有的痛苦还是自己独自一人承受吧。  
  
但他的病情不知怎么还是被妻子知道了。她不方便自己来,就给美国的女儿打电话。女儿曾两次从洛杉机回来看望父亲,看到父亲骑自行车上下班,还过清贫日子,她感到没有尽到儿女的责任,她多么希望父亲能和她到美国定居啊,可父亲的执拗又让她无能为力。她开始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会这样,住了一段时间后她看明白了,父亲一天时间安排得特别满,上午上班,下午教小孩英语、练书法、弹琴、画画。他的根在一汽,在他喜欢的楼前老槐树下。女儿看到老父亲享受工作后的那份快乐,她终于理解了父亲。  
  
程正的三姐在英国有家产,无子女,丈夫已去世,程正的儿子已在那里读书。三姐希望弟弟能来英国继承遗产。1999年7月,她在去世的一周前还在电话中对弟弟说:“你就真的不能来我这儿吗?”但程正还是没有能改变初衷。  
  
1999年9月,程正在旧金山的弟弟到北京办事,抽空来哥哥家住了一宿。弟弟知道哥哥的秉性,也非常理解哥哥,哥哥的身体仍让他非常担忧。这也是程正心里没底的事,他不愿想,也不知道一旦发病,身边没有人的后果会怎样。临别时,弟弟嘱咐他:“一定要早把遗嘱写好。”程正一边点头一边告诉弟弟:“我早就把家的门钥匙交给了同楼的邻居。”  
程正老人已到人生真境界。  
  以上是在工业设计网上看到的 ,
很想自己为中国设计一辆真正的中国红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2
发表于 2003-1-1 01:44:00 |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发表于 2003-1-2 21:23:42 |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发表于 2003-1-2 21:25:36 |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4-5-31 10:11 , Processed in 0.02462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4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