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开思网工业级高精度在线3D打印服务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在线3D打印服务,一键上传,自动报价 
查看: 15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单缸双活塞四冲程发动机新型发动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9 23:0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
  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是一款体积小,结构简洁,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新型发动机。体积可缩小为原来的至少1/2,金属材料与重量可节省为原来的至少1/2。还能减少机械传输时损失的动力,传输性能更优秀,更环保,且控制系统以及配气机构比较简洁,不易出故障,容易维修。
  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属于传统活塞往复式4冲程发动机,目前这种发动机现有的技术是,采用一个气缸一个工作室,这样的话需要4个气缸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种技术与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相比之下,不但体积增大,材料增多,造成浪费,而且由于部件增多,控制系统以及配气机构也比较复杂,故障也相应增多。
  而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采用的是一个气缸内同时完成4冲程形式,且1个活塞可“双用”,活塞的两端都可以做功。这样不仅提高做功效率,缩小体积,重量,材料,还结构简洁,制造容易。一般一个2.0L的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可相比于一个4.0L的传统4冲程发动机。

  原理
  由图1中可知,这种包括缸体10、置于该缸体内的活塞20、连接活塞20的连杆30、输出动力的曲轴40、配气机构50以及供油系统60,所述缸体10的中部设有中隔体11,缸体10底部设有底板12,该中隔体11与底板12将缸体分为上工作区13以及下工作区14,所述活塞20包括置于所述上工作区13内的上活塞21以及置于所述下工作区14内的下活塞22,该上活塞21与下活塞22通过活塞杆23结为一体,所述连杆30铰接于所述活塞杆23,所述配气机构50包括第一进气机构51和第一排气机构52、第二进气机构53和第二排气机构54、第三进气机构55和第三排气机构56以及第四进气机构57和第四排气机构58,所述供油系统60包括第一喷油嘴61、第二喷油嘴62、第三喷油嘴63以及第四喷油嘴64,所述第一进气机构51、第一排气机构52以及第一喷油嘴61设置于所述缸体10的上端附近,所述第二进气机构53、第二排气机构54以及第二喷油嘴62设置于缸体10中部的中隔体11上方,所述第三进气机构55、第三排气机构56以及第三喷油嘴63设置于缸体10中部的中隔体11下方,所述第四进气机构57、第四排气机构58以及第四喷油嘴64设置于缸体10底端附近。本发明的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中隔体将整个汽缸分隔成上下工作区,而上下活塞又将两个工作区分隔成四个小工作室,当第一小工作区100处于压缩冲程的阶段,第二小工作区200则处于进气冲程阶段,第三小工作区300则处于排气冲程阶段,第四小工作区400则处于燃烧做功冲程阶段。当上下活塞行至上止点时,第一小工作区100压缩结束,转入燃烧冲程阶段,第二小工作区200则进气结束,转入压缩冲程阶段,第三小工作区300则废气排除干净,转入吸气冲程阶段,第四小工作区400则做功结束,转入排气冲程阶段。当上下活塞行至下止点时,第一小工作区100燃烧做功结束,转入排气冲程阶段,第二小工作区200则也完成压缩冲程阶段,转而进入燃烧做功冲程阶段,第三小工作区300则完成吸气冲程阶段,转而进入压缩冲程阶段,第四小工作区400则排气冲程结束,转入吸气冲程阶段。当上下活塞再次上行时,第一小工作区100排气结束,转入吸气冲程阶段,第二小工作区200则燃烧做功冲程阶段结束,转入排气冲程阶段,第三小工作区300则压缩结束,转入燃烧做功冲程阶段,第四小工作区400则完成吸气,转入压缩冲程阶段。如此反复循环,实现单缸四冲程的工作循环。
  由图1中可知,本发明直立发动机还包括点火系统70,该点火系统70包括第一火花塞71、第二火花塞72、第三火花塞73以及第四火花塞74,所述第一火花塞71设置于所述缸体10的上端附近,所述第二火花塞72和第三火花塞73分别设置于缸体10中部的中隔体11上方和下方,所述第四火花塞74设置于缸体10底端附近。前面的方案是针对压燃式发动机设计的,而本方案则针对点火式发动机而设计的,由点火系统控制各火花塞,当完成压缩后,对混合燃气进行点火,进行燃烧做功。为保证混合气的混合均匀,在所述上活塞21和下活塞22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凹陷的第一涡流坑24,当新鲜空气进入后,在工作区内产生涡流现象,与燃油充分进行混合,从而保证燃气混合充分,提高燃烧质量。


  


  图1


  
            原理动画演示









  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如图2(活塞平面图)所示,此新型发动机(单缸双活塞4冲程发动机)的冷却/润滑系统采用新型“内置”形式,当发动机运行做工时,冷却/润滑油流入已设计加工好的迷宫式活塞内部循环流动,起冷却/润滑作用。
  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启动开始运行,冷却/润滑系统也则立即启动。先由图中标记A“冷却/润滑输入管”向活塞迷宫内部输入冷却/润滑油,液体从A流入—B—C—D—E—F—G—从H流出(循环流动)。
  其中A接入口与H输出口,可使用任何有韧性的软管来代替,例如金属软管、波纹软管......。
  其中经过4个红色点,4个红点表示的是2个在活塞上加工出来的凹槽环,主要作用是输出润滑油,起到润滑作用。
  其中黄色代表的是冷却/润滑油,此黄色所在的区域是“迷宫通道”,迷宫通道内有金属将内外活塞体相连接(不然活塞就成2个分体了),迷宫通道:液体循环流动的通道。


  以上所述只是活塞的冷却系统原理机构,接下来解析缸体的冷却系统
  如图3所示:缸体的冷却系统和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同,只是此新型发动机结构上添加了一个中隔体。此中隔体可起到“双做工”作用,它也需承受双面做工产生的高温度,所以它也需要冷却,也需要润滑。
  原理:图中→表示的则是冷却系统液体的循环流动路径,图中看来,冷却系统与传统内燃机发动机的缸体冷却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中隔体(蓝色区域)。冷却/润滑油(紫色区域)从A输入口流入,穿过“中隔体”内的“迷宫式”内部通道,润滑活塞(红色区域)连杆,冷却中隔体,再从B输出口流出,然后继续循环流动。



  
  图2

  图3



此发动机的避阀坑设计:如图“原理动画演示”动画上的活塞所呈现的避阀坑设计形式。
还有一种可设置在发动机的顶部、底部,和中隔体的顶部、底部(如图4)。
如此设计可缩短发动机行程提高压缩比。


                   图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4-6-1 04:44 , Processed in 0.02146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4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