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請真正的高手討論一下! [打印本页]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1-22 10:09
标题: 請真正的高手討論一下!
一個小產品.怎樣設計模具,螺紋要自動出模,請真正的高手討論一下!
1*4 Cav PP 料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1-22 10:10
jpg2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1-22 10:15
3d file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1-22 11:33
帖圖一張!
  
參考!
作者: yangshanmiao    时间: 2003-11-22 11:40
这个我不会
作者: gjf    时间: 2003-11-22 11:40
hope wrote:
帖圖一張!  
  
  參考!

  
分型面放在顶端的话用推板有问题哦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3-11-22 11:40
螺纹那部分是强脱吗
螺牙那么大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1-22 11:59
gjf wrote:
   
  
  分型面放在顶端的话用推板有问题哦

  
是局部推板喲!
作者: 小凌    时间: 2003-11-22 12:30
zoushaoping wrote:
一個小產品.怎樣設計模具,螺紋要自動出模,請真正的高手討論一下!  
  1*4 Cav PP 料

  
成品外观有什么要求啊
进点有没有什么特别要求...这也直接影响到模具结构哦
作者: 911    时间: 2003-12-11 22:54
做推方,顶产品。螺纹用自动的机构来做,不过要加四个齿轮来做估计要专业的模具厂(精密)来做才可以做到见过没有仔细的研究过。
  
发个东东来看看。  有分加哦。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2 02:04
嗬嗬!机密技术。能给几分?
  
给点提示你们,顶出就只有靠中间的螺纹。
作者: kevin8    时间: 2003-12-12 09:35
有空俺就做,不过俺不是高手。
作者: henrry.dai    时间: 2003-12-12 10:15
   我想先用液压马达链条抽心,然后再用中板顶出就可以了。不是很难了,找我们厂做了,我们对抽心很有经验哦!!
作者: yql    时间: 2003-12-12 11:03
小意思啦,不过需要蜗轮和蜗杆带动齿轮旋转抽芯,然后再用推板推出咯
作者: shndir    时间: 2003-12-12 17:34
wuwanyi wrote:
嗬嗬!机密技术。能给几分?  
  
  给点提示你们,顶出就只有靠中间的螺纹。

  
一看你就不專業,隻靠中間的螺紋會把產品頂懷!
用齒輪帶動尾端固定在同樣螺距的螺紋上的insert後退,然後用頂出機構頂出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3 00:39
shndir wrote:
   
  
  一看你就不專業,隻靠中間的螺紋會把產品頂懷!  
  用齒輪帶動尾端固定在同樣螺距的螺紋上的insert後退,然後用頂出機構頂出

  
呵呵。。。。你够专业的。
如果按你的做法做了齿轮和带动条,这么小个东西。还有位置做顶针吗?就算做得出来这个模具也打不了几个产品就会坏掉。笨。。。。。。
我的提示你是不会看得明白的了。只是一点提示而已。别叫得那么大声。我会
作者: shndir    时间: 2003-12-13 10:44
wuwanyi wrote:
   
  
  呵呵。。。。你够专业的。  
  如果按你的做法做了齿轮和带动条,这么小个东西。还有位置做顶针吗?就算做得出来这个模具也打不了几个产品就会坏掉。笨。。。。。。  
  我的提示你是不会看得明白的了。只是一点提示而已。别叫得那么大声。我会

  
我用推板頂出。你沒看見產品rib較多嗎?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3 23:58
我的根本就不要再用别的东西来顶。中间的螺纹也不用转动,产品就自动出来。
明白吗?再想一想吧。
你那样的模具结构是够复杂的。。。。。呵呵。
作者: panhaiping    时间: 2003-12-14 08:32
楼上:可以那样出模吗?大家也只是谈一谈各自的想法,可能各自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吧!你有高招,不防说出来,大家一起提高嘛!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4 17:46
panhaiping wrote:
楼上:可以那样出模吗?大家也只是谈一谈各自的想法,可能各自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吧!你有高招,不防说出来,大家一起提高嘛!

  
这个东西我会做上来的,现在有点忙要等等。我第一个贴只是想和斑主们开个玩笑,这几个贴不是说我想在这里面狂,只是看他这个样子对我说心里有气。希望班主和大家不要误会。
到时候也在给一个类似的,但结构不一样的给大家看看,研究研究。
作者: langxiaoxia    时间: 2003-12-14 18:24
我不是高手,但我有一个不怎么成熟的想法,因为是三头螺纹,应该不用齿轮齿条或类似机构就可以出模的,想法是这样的
1:胶位全部在后模,产品刚好有两个侧槽做为定位用.
2:用顶针顶产品,让螺纹型心转,里面用轴承应该就可以的
个人想法,有空也做做
作者: fxg9814117    时间: 2003-12-14 18: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xg9814117    时间: 2003-12-14 1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4 18:43
langxiaoxia wrote:
我不是高手,但我有一个不怎么成熟的想法,因为是三头螺纹,应该不用齿轮齿条或类似机构就可以出模的,想法是这样的  
  1:胶位全部在后模,产品刚好有两个侧槽做为定位用.  
  2:用顶针顶产品,让螺纹型心转,里面用轴承应该就可以的  
  个人想法,有空也做做

  

差不多了。但相对这个产品可能会顶白的,还有就是如果螺纹的角度又要求的话,就复不了位。我也不是高手。只是原来在广东的时候做过几次这样的模具而已。
作者: shndir    时间: 2003-12-15 13:40
langxiaoxia wrote:
我不是高手,但我有一个不怎么成熟的想法,因为是三头螺纹,应该不用齿轮齿条或类似机构就可以出模的,想法是这样的  
  1:胶位全部在后模,产品刚好有两个侧槽做为定位用.  
  2:用顶针顶产品,让螺纹型心转,里面用轴承应该就可以的  
  个人想法,有空也做做

  
這樣只適用於大升角的螺紋,此種情況不適合;
這個產品最好,前模脫螺紋,然後A,B板開,在頂真頂出
作者: eent    时间: 2003-12-15 20:29
这个产品小,要求如果不是很高的话也要像你们说的那么复杂吗??
只是中间的螺纹难点吧!!
  
我是菜鸟,见谅!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7:36
我也来两张吧,欢迎指正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7:38
产品入水图。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7:39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7:42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7:43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7:48
灌一贴
注明我可不敢说是高手A。来凑凑人气。
只是感觉这行业的高层技术人员有点保守
作者: shndir    时间: 2003-12-16 18:11
tony_zou wrote:
灌一贴  
  注明我可不敢说是高手A。来凑凑人气。  
  只是感觉这行业的高层技术人员有点保守

  
公模轉心機構會占很大空間,前摩脫螺紋是不是更好一些?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8:15
shndir wrote:
   
  
  公模轉心機構會占很大空間,前摩脫螺紋是不是更好一些?

有人来了,,但做细水口的话嘿。。。。。。。。。恐怕成本更。。。。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18:19
我大致看看,完全可以用标准模坯。
作者: weibo8888    时间: 2003-12-16 19:43
这么复杂?怕怕。想进模具行业还挺难的
作者: tigercfq    时间: 2003-12-16 20:29
tony_zou wrote:
灌一贴  
  注明我可不敢说是高手A。来凑凑人气。  
  只是感觉这行业的高层技术人员有点保守

真正的高手!!!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6 21:26
人气不是很足哟
喜欢的就顶一顶
可以提供此结构的3D文件。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7 02:11
tony_zou wrote:
人气不是很足哟  
  喜欢的就顶一顶  
  可以提供此结构的3D文件。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7 02:17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7 02:29
第一次在模具版里做题,希望斑竹加点分鼓励以下。
迟点再发个齿轮给大家做做,结构也有点意思。大家想做的话就顶一下。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7 08:09
wuwanyi wrote:
我也大概的做了一个。这是我们以前做的类似的结构,现在把它套上来了,个人水平有限,不知道这样套上来好不好,大伙pp。  
  个人认为一模出几件产品的话这样做可以更方便

仔细看看
好像有几点不足哟
1.结构有点复杂。
2.活动件好像有点冲突产品有骨位和三个碰穿位
3.加工工绪繁重。
4.模具寿命有。。。。。
以个纯属个人吓说的,希望wuwanyi兄可别见怪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7 08:09
wuwanyi wrote:
第一次在模具版里做题,希望斑竹加点分鼓励以下。  
  迟点再发个齿轮给大家做做,结构也有点意思。大家想做的话就顶一下。

我帮你顶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2-17 18:28
板主加地分啊?
有3個方案,遲地上傳,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17 22:20
tony_zou wrote:
   
  仔细看看  
  好像有几点不足哟  
  1.结构有点复杂。  
  2.活动件好像有点冲突产品有骨位和三个碰穿位  
  3.加工工绪繁重。  
  4.模具寿命有。。。。。  
  以个纯属个人吓说的,希望wuwanyi兄可别见怪

  
多谢tony_zou兄的指点。
加工的问题呢我是这样看的,里面的镶件都是圆的车床很好加工,直接可以完成。
结构复杂的问题呢,我的图刚看上去可能让人觉得复杂,但只要仔细想一想呢并不复杂。自有四个圆的镶件(包括螺纹型针),和三个活动件(可以把它看成斜顶)。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结构非常的简单。
对于产品有骨位和三个碰穿位的地方呢,可能是我贴图不完整的原因,我的活动件是个小件,并不会碰到骨位。顶出的时候呢只要往里收缩一点方便产品拿出就好了。所以不受碰穿位的影响。我的图形的呢只是大概得做的斜度和镶件的大小是随便定的,要做这个模具的话呢,尺寸还得变更的。只是为了表示这个结构的意图。
再至于模具寿命呢我也不敢包它能有多长时间,但是我们原来这样做的模具,好像还没发现问题。
  

再来研究研究。
  
我呢也仔细的看了一下你的结构。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希望tony_zou兄再指点指点。
1作滑块的话呢两条槽的地方呢有刀口。和产品上有分型线影响产品的美观。而且还不知道人家允不允许有分型线,如果不允许的话,那这个模具就得报废。
2是加工和成本问题,你的做法呢再加工方面的东西要比我的多,有型心、型针、推板、滑快、型腔由于有滑块所以在加工上多了很多的工序。做起来的话你的结构要比我的复杂的多。模架和材料上算你的成本要比我的要高得多。
3不方便一模多穴,如果要一摸出个6件8件的。那就更难搞了。以你的做法可能这个模具就要很长了。那个成本。。。。。呵呵。。。。。还有就是下面的旋转的结构就更难了。做得出来但那个寿命可能真的不长了(仅旋转结构部分)。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乱说的tony_zou兄不要见怪。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提高。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8 08:23
wuwanyi wrote:
   
   
  多谢tony_zou兄的指点。  
  加工的问题呢我是这样看的,里面的镶件都是圆的车床很好加工,直接可以完成。  
  结构复杂的问题呢,我的图刚看上去可能让人觉得复杂,但只要仔细想一想呢并不复杂。自有四个圆的镶件(包括螺纹型针),和三个活动件(可以把它看成斜顶)。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结构非常的简单。  
  对于产品有骨位和三个碰穿位的地方呢,可能是我贴图不完整的原因,我的活动件是个小件,并不会碰到骨位。顶出的时候呢只要往里收缩一点方便产品拿出就好了。所以不受碰穿位的影响。我的图形的呢只是大概得做的斜度和镶件的大小是随便定的,要做这个模具的话呢,尺寸还得变更的。只是为了表示这个结构的意图。  
  再至于模具寿命呢我也不敢包它能有多长时间,但是我们原来这样做的模具,好像还没发现问题。  
   
    
  再来研究研究。  
   
  我呢也仔细的看了一下你的结构。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希望tony_zou兄再指点指点。  
  1作滑块的话呢两条槽的地方呢有刀口。和产品上有分型线影响产品的美观。而且还不知道人家允不允许有分型线,如果不允许的话,那这个模具就得报废。  
  2是加工和成本问题,你的做法呢再加工方面的东西要比我的多,有型心、型针、推板、滑快、型腔由于有滑块所以在加工上多了很多的工序。做起来的话你的结构要比我的复杂的多。模架和材料上算你的成本要比我的要高得多。  
  3不方便一模多穴,如果要一摸出个6件8件的。那就更难搞了。以你的做法可能这个模具就要很长了。那个成本。。。。。呵呵。。。。。还有就是下面的旋转的结构就更难了。做得出来但那个寿命可能真的不长了(仅旋转结构部分)。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乱说的tony_zou兄不要见怪。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提高。

好。。。欢迎交流。
就怕没人来谈。。。支持你。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8 08:34
如果产品是POM/PMMA时会有粉墨产生而漏致旋转件和螺纹套中导致卡位(即不可旋转)。不知你们在设计制造中怎样解决的。想听听高手的见解。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8 18:33
好東東為什麼要加密!!
  
在一起討論還要賣關子,是不是真正的高手噢.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2-18 20:17
有三個設計方法,不對之處請大家指出,方法1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2-18 20:18
方法2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2-18 20:19
方法3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2-18 20:32
dwg
作者: zoushaoping    时间: 2003-12-18 20:33
好東東為什麼要加密!!  
  
在一起討論還要賣關子,是不是真正的高手噢.
作者: hzRalf    时间: 2003-12-18 21:01
我对电脑不是很熟悉,但是这样简单的模具在我们厂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只根本不叫精密...
4楼讲的没错,这是接近标准了~~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6:59
貼二張圖先.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7:00
2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7:01
3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7:04
4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7:06
來個AVI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7:08
5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8:27
      上面的貼圖和AVI只是大概的表達一下這個產品頂出方面的構思,實際的模具和這樣有很大的區別.
  
1.整個產品全部出後模,是因外圈的拔模斜度所致.
2.產品的推出分二部進行:
  (1).開模後,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由傳動機構帶動;進行旋轉抽芯動作;此時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不作軸向運動.與此同時推板在彈弓的作用下,會將產品從後模 CORE 內推出一段距离,此距离可由限距螺絲控制;但產品仍會留在推板內.
  (2).當推板由限距螺絲控制不再移動後,由頂針板推動帶螺紋的芯軸將產品從推板內頂出.  
3.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是與頂針板連接的,旋轉抽芯機構的傳動部分也隨頂針板一起移動.
4.整個模具一般可以排二排,穴數多為偶數(6.8.10.12);但是要依傳動機構的傳動方式而定.   
5.模具上要與芯軸旋轉配合的的部分,一般都采用黃銅,或油鋼等耐磨但自潤滑性好的材質;芯軸選高強度耐磨的材料,并要進行熱處理HRC=50~55.
  
   貼圖中的芯軸結構并不代表實際的樣子,并要依據抽芯力來進行設計.後部的旋轉機構有很多種在此略過.
  
還請朋友多多指正!!!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19 18:33
6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9 18:58
不错,我去把hope大大抓来。。。。。
作者: tony_zou    时间: 2003-12-19 19:01
bes0405 wrote:
       上面的貼圖和AVI只是大概的表達一下這個產品頂出方面的構思,實際的模具和這樣有很大的區別.  
   
  1.整個產品全部出後模,是因外圈的拔模斜度所致.  
  2.產品的推出分二部進行:  
    (1).開模後,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由傳動機構帶動;進行旋轉抽芯動作;此時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不作軸向運動.與此同時推板在彈弓的作用下,會將產品從後模 CORE 內推出一段距离,此距离可由限距螺絲控制;但產品仍會留在推板內.  
    (2).當推板由限距螺絲控制不再移動後,由頂針板推動帶螺紋的芯軸將產品從推板內頂出.   
  3.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是與頂針板連接的,旋轉抽芯機構的傳動部分也隨頂針板一起移動.  
  4.整個模具一般可以排二排,穴數多為偶數(6.8.10.12);但是要依傳動機構的傳動方式而定.   
  5.模具上要與芯軸旋轉配合的的部分,一般都采用黃銅,或油鋼等耐磨但自潤滑性好的材質;芯軸選高強度耐磨的材料,并要進行熱處理HRC=50~55.  
   
     貼圖中的芯軸結構并不代表實際的樣子,并要依據抽芯力來進行設計.後部的旋轉機構有很多種在此略過.  
   
  還請朋友多多指正!!!

帮你做了个可以直接看的。
为了让大家能够直接看到效果。
做的不错,支持你。
  

支持原创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12-20 02:02
tony_zou wrote:
   
  帮你做了个可以直接看的。  
  为了让大家能够直接看到效果。  
  做的不错,支持你。  
  
    
  支持原创

  

作者: 揮揮手    时间: 2003-12-20 09:25
這樣才算高手,不像有的朋友,加什麽密呀,支持
作者: shndir    时间: 2003-12-20 10:49
前模脫螺紋最好
作者: tzt2003    时间: 2003-12-22 17:36
自动脱螺纹,推板推出
作者: henrry.dai    时间: 2003-12-23 18:01
我说的也给这个差不多嘛!!不过我没有时间做了。顶一下!!!
作者: qxzhtq    时间: 2003-12-23 18:33
   采用手動脫螺紋﹐用4個鑲件﹐每次同膠件一起脫出然后用手把鑲件旋下﹐再放進模具﹐重復及可。(鑲件可采用多個﹐但是要人工)。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3-12-23 21:02
此产品可以做呀,是中间芯子做自动退螺纹,做推板,胶位全做到推板上(是做到有台阶处呀,筋位等还是做到后模不动的大芯子上),
推板下装弹簧,加上芯子退螺纹力,肯定没问题。不过推板要限位,活动一点点就行,只起一点辅助力作用,脱出盘位力,后面的就靠退螺纹力搞定就行了。如单单靠螺纹力推会挤爆的。齿轮就用普通线割出就行了,一般外径比标准的做小一点,抵消加工,装配误差。
也想听听各位意见。我做过几套螺纹产品,希望交流一下。
作者: skysong    时间: 2003-12-24 12:45
bes0405 的机构,不错阿,但是有一点要问一下,弹簧能否把推板推出此弹簧力度,难调阿;力度大容易把产品拉坏,小了也有同样的道理。个人观点,大家讨论!
  
作者: tarry7015    时间: 2003-12-25 09:56
最简单和节省的方法是:
                          
           用二推方推出,螺纹用活动型芯,产品顶出后用手旋出.我在一战斗机厂看到相同产品,如此做法.
作者: 季佳杰    时间: 2004-1-8 20:22
bes0405 wrote:
       上面的貼圖和AVI只是大概的表達一下這個產品頂出方面的構思,實際的模具和這樣有很大的區別.  
  
  1.整個產品全部出後模,是因外圈的拔模斜度所致.  
  2.產品的推出分二部進行:  
    (1).開模後,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由傳動機構帶動;進行旋轉抽芯動作;此時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不作軸向運動.與此同時推板在彈弓的作用下,會將產品從後模 CORE 內推出一段距离,此距离可由限距螺絲控制;但產品仍會留在推板內.  
    (2).當推板由限距螺絲控制不再移動後,由頂針板推動帶螺紋的芯軸將產品從推板內頂出.   
  3.黃色的帶螺紋的芯軸是與頂針板連接的,旋轉抽芯機構的傳動部分也隨頂針板一起移動.  
  4.整個模具一般可以排二排,穴數多為偶數(6.8.10.12);但是要依傳動機構的傳動方式而定.   
  5.模具上要與芯軸旋轉配合的的部分,一般都采用黃銅,或油鋼等耐磨但自潤滑性好的材質;芯軸選高強度耐磨的材料,并要進行熱處理HRC=50~55.  
  
     貼圖中的芯軸結構并不代表實際的樣子,并要依據抽芯力來進行設計.後部的旋轉機構有很多種在此略過.  
  
  還請朋友多多指正!!!

  
好!构想不错,定一下!
作者: huangwufu    时间: 2004-3-2 11:31
ding
作者: davidliu    时间: 2004-3-9 22:30

作者: lantian081    时间: 2004-4-17 12:53
想看看,但是没有权限,可惜。
作者: gamin    时间: 2004-4-18 20:15
大部分螺纹杯盖都是采用此类的做法,基本上是行内标准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4-4-28 18:53
skysong wrote:
bes0405 的机构,不错阿,但是有一点要问一下,弹簧能否把推板推出此弹簧力度,难调阿;力度大容易把产品拉坏,小了也有同样的道理。个人观点,大家讨论!  
   

  
彈弓的力度并不是很難控制,因為在螺紋芯軸轉動時會有一個向前推產品的運動驅勢.彈弓只是順著這個驅勢去運動而已.當然彈弓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損壞產品中的螺牙.
作者: zc1214    时间: 2004-5-21 18:21
没有那么难的好好想想吧!其实很简单的不用斜顶也不用会么链条。抽个螺纹不是那么难
作者: zryhh    时间: 2004-6-4 10:43

作者: tian_98    时间: 2004-7-6 13:38

作者: to_beaman    时间: 2004-7-6 20:41
zhou shaoping 的第三种方法脱螺纹最合理!不会顶坏!
作者: 飞翔模塑厂    时间: 2004-7-8 18:53
型腔做在动模,型芯旋转就可以了!
作者: sj932313    时间: 2004-7-9 09:25
bes0405 兄才是真正的高手阿,最主要的是肯同大家分享。
作者: fishers    时间: 2004-8-19 02:58
有所获
作者: LXW1250    时间: 2004-9-25 21:14
谢谢,学习了!
作者: muyuan    时间: 2004-9-27 09:52
想好好学习学习,可是没办法,分太少,总是看不到那些“高手”们的限制,其实菜鸟们并不笨,只不过比你们后学而以,何必呢?既然是讨论就不要遮遮掩掩的嘛!
作者: my_boygame    时间: 2005-1-11 23:54
有同感!
Ding!
作者: jiangbowu1979    时间: 2005-1-12 10:47

作者: yingqi1980    时间: 2005-1-12 14:51
muyuan wrote:
想好好学习学习,可是没办法,分太少,总是看不到那些“高手”们的限制,其实菜鸟们并不笨,只不过比你们后学而以,何必呢?既然是讨论就不要遮遮掩掩的嘛!
同感,既然是讨论就不要加密
作者: cmjang    时间: 2005-1-12 16:23
muyuan wrote:
想好好学习学习,可是没办法,分太少,总是看不到那些“高手”们的限制,其实菜鸟们并不笨,只不过比你们后学而以,何必呢?既然是讨论就不要遮遮掩掩的嘛!

  
大概是怕你學會了,比他更利害!
但是又想拿出來炫耀一下!
作者: ricky升    时间: 2005-1-12 16:24
这个我不会啊!!!以后我会了,就告诉行吗???
作者: 6914173    时间: 2005-6-21 14:15
我顶
作者: 长空无忌2005    时间: 2005-8-4 14:10

作者: marcobai    时间: 2005-8-4 15:36
wuwanyi wrote:
嗬嗬!机密技术。能给几分?  
  
  给点提示你们,顶出就只有靠中间的螺纹。

如此頂出以後脫螺紋時豈不是又要加止轉裝置了?
作者: marcobai    时间: 2005-8-4 15:39
yql wrote:
小意思啦,不过需要蜗轮和蜗杆带动齿轮旋转抽芯,然后再用推板推出咯

太落後啦,當我是用液壓裝置啦.
作者: marcobai    时间: 2005-8-4 16:05
tony_zou wrote:
   
  帮你做了个可以直接看的。  
  为了让大家能够直接看到效果。  
  做的不错,支持你。  
  
    
  支持原创

這才有一點高手的風範嗎!
象你自已的貼那樣搞什麼積分加密的話
我差點就要罵出口了.
你自已覺得那樣好嗎?
有沒有想過自已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icax最大的通病.
作者: fnew    时间: 2005-8-4 20:08
高手们请问
導程=0.165*25.4=4.191
T=4.191/3=1.397
轉數=6.9/4.191=1.65
都是算啥的呀!不懂请指点!!
见笑!!
先谢了!!!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5-8-4 20:17
muyuan wrote:
想好好学习学习,可是没办法,分太少,总是看不到那些“高手”们的限制,其实菜鸟们并不笨,只不过比你们后学而以,何必呢?既然是讨论就不要遮遮掩掩的嘛!

  
强烈同意!!
既然是讨论就不要这样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