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模具设计失误之案例集锦(大家一起来~~) [打印本页]

作者: lskang001    时间: 2006-5-20 08:13
标题: 模具设计失误之案例集锦(大家一起来~~)
我是一个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天天与产品和注塑模具打交道,感觉很多时候,做出模具并不难,难就难在试模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很难查明原因并立即修模解决掉而耽误不少时间,而老大们却又天天催促,那个那个前堵后追的滋味啊,真是难受。其实,有些问题,一旦查明原因,也并不是很复杂的问题。难就难在,你是否会朝那个方向去想。其实我觉的,一个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经历过太多的失误,诸多的失败铸就了他的厉害。
      建议大家都把自己设计的产品中出现的产品设计失误和模具设计失误案例共享出来。让大家都学习学习,共同进步嘛,应该是本论坛的宗旨之一吧。希望大家支持,不要让本贴沉下去。回复格式嘛~~,建议是现象、查找原因、解决方法。最好有图文片一起说明~~~。
作者: lskang001    时间: 2006-5-20 08:28
标题: 我自己先来一个吧~~
现象:有一片状零件、曾因为厚度超差而修模。模具修理后试模,无论注塑保全工怎么努力调整各个参数,甚至认为是锁模力不够而换了台更大的注塑机来试也无济于事,该产品边缘就是有很大的飞边(披锋)。产品厚度还是超差,颇为生气,找到模具钳工大骂一顿。钳工委屈的争辩道,的确修了改模具。
查找原因:和注塑保全工在注塑机前郁闷了N久,老大又催问产品什么时候可以搞定。真是烦不胜烦,模具打开着,眼睛看着里面发呆,手指不小心触及到了型腔和模架装配缝处,居然有台阶~~~。马上反应过来,再仔细看了型腔的确比模架矮了点,经过检查和对证,确认是模具钳工失误,他为了减少厚度将型腔磨掉几十丝,而模架却忘了磨低,结果造成该错误。
解决方法:很简单,将模具磨掉相同的厚度,装起老试模具,OK。搞顶~~~
零件及缺陷零件示意图。

[ 本帖最后由 lskang001 于 2006-5-20 08:33 编辑 ]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5-20 08:46
我记得有次把FCI定成了DCI,4550的,还好很快用上了~
作者: tonyzz    时间: 2006-5-20 08:52
近来修模具,透明件,因为有20MM高的1度直身位,最要命的是前模有6个隧道行位,结构塑胶件粘前模,生产不出来。我看见模具做成这样子,欲哭无泪。应该做大斜度3-4度,行位要做在下模内缩。整个产品无论产品设计还是模具设计都犯下大错。显然是生手设计,收拾这种烂摊子,我命苦啊!透明件要特别小心。
作者: lskang001    时间: 2006-5-20 09:05
透明件是很痛苦的~~~,我出现过的问题有:透过零件可以看到背面的结构而难看,沾静模无法拉出,抛光不佳有斑点和划痕。



请教一下,刚才楼上说的“FCI定成了DCI,4550的”,请问这些都是什么啊??FCI是什么?DCI又是什么?怎么没有接触过?

[ 本帖最后由 lskang001 于 2006-5-20 09:07 编辑 ]
作者: jysh88    时间: 2006-5-20 09:07
非常的经典,虽然简单但是我们平时很容易不去注意
作者: jysh88    时间: 2006-5-20 09:07
希望这位兄弟多多发这样的帖子
作者: lskang001    时间: 2006-5-20 09:10
希望诸位兄弟多多发了~~,一个人的经验有限,大家都发一个的话,那可是积少成多啊~~。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5-20 09:38
原帖由 tonyzz 于 2006-5-20 08:52 发表
近来修模具,透明件,因为有20MM高的1度直身位,最要命的是前模有6个隧道行位,结构塑胶件粘前模,生产不出来。我看见模具做成这样子,欲哭无泪。应该做大斜度3-4度,行位要做在下模内缩。整个产品无论产品设计还 ...



做隧道有做隧道的好处;做大斜度,不一定产品可以接收~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5-20 09:41
原帖由 lskang001 于 2006-5-20 09:05 发表
透明件是很痛苦的~~~,我出现过的问题有:透过零件可以看到背面的结构而难看,沾静模无法拉出,抛光不佳有斑点和划痕。



请教一下,刚才楼上说的“FCI定成了DCI,4550的”,请问这些都是什么啊??FCI是什么 ...



模胚型号~
作者: 古道西风yang    时间: 2006-5-20 09:49
哈哈,一个好产品出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阿
作者: 278152818    时间: 2006-5-20 11:42
原帖由 干锅肥肠 于 2006-5-20 00:46 发表
我记得有次把FCI定成了DCI,4550的,还好很快用上了~
我也搞过,没用上,换了一套,7000,郁闷啊,不过后来还是给我用掉了,还有CT和CH一定要搞清楚,
作者: tonyzz    时间: 2006-5-20 12:51
见有人做了个4面行位,上下碰穿的模具,零件中空,零件大小为200X 200 X200 ,因为保险的缘故,模具做的贼大,有1000 X 800 X1000, 有5吨重,一般的机注塑不了。无论生产和试模都很苦。有一次上600 吨啤机时钢索被拉断,幸好没有伤到人。总之这副大模具不知挨多少批评。有些师傅说钢材不要钱啊?      
        有次去外厂试模,小厂里没有适用的码子,码模坑做小了,20MM宽,太薄,有5吨重。后来加宽码模坑 30MM,才上好码子,一个晚上过去了才试出模具。被老大臭骂一顿。
        该零件设计时偷懒,很多圆角没包,模具上很多利角,零件注塑不满。我和2个师傅拿风磨机在机台上倒圆角,又搞了一个晚上。设计不当害死人。帮别人收拾设计缺陷,有时很痛苦,辛苦了又没有功劳,改进了根本没有人知道你作过什么。搞通宵苦死!不过自己还是收获了不少的设计经验。模具设计要经济合理,后续生产也要经济合理。考虑要周到。把细节做好,以上就是细节没做好,害苦跟进的兄弟。
作者: wwee    时间: 2006-5-20 21:04
不错啊
希望这位兄弟多多发这样的帖子
作者: 36414131    时间: 2006-5-20 21:21
支持一下这类还贴
作者: wyllover    时间: 2006-5-20 22:09
模具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预变形,如长条形的产品,弹性卡扣
作者: ybflyer    时间: 2006-5-21 00:45
支持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5-21 09:48
支持支持
作者: moon    时间: 2006-5-21 16:51
一楼的错误不应该,看啤件应该很快就能找到问题所在
作者: neker    时间: 2006-5-21 17:12
透明件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流道和水口了,很多人设计是不想仔细,模具做好后又去改。是要大家好好总结一下
作者: hyj425    时间: 2006-5-21 18:30
经典
作者: linggano    时间: 2006-5-21 22:32
我厂做过十几套出口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产品材料是PC透明的,二出一,产品一高一矮,简化细水口,前后模都有行位,在第一次试制的时后出现抱死的情况,后来检查模具图才知到,高的制品藏柯位太浅,导致在注塑的过程中将后模镶件逼向一边,从而出现以上情况。再者与模具温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 budaoning    时间: 2006-5-21 23:02
标题: 我顶,有这么多好心人,中国模具一定会振兴的
我顶,有这么多好心人,中国模具一定会振兴的
作者: KINGWAY    时间: 2006-5-22 09:56
^哈哈,我还有出现产品一出2,左右搞反了的呢!
作者: lvyi8    时间: 2006-5-22 10:07
记得我刚会分模的时候,我把收缩放错了一个,0
产品镜象了一回!
这个两个错误我记得最清楚了,好象刻在了我的心上,很有纪念意义
现在,我家里还有,两个镜象的产品!
作者: xiaokevion    时间: 2006-5-22 10:49
在设计模具订购材料等时不要太匆忙,尽量多考虑一个晚上后再确定订购材料,因为我在几年的实际工作当中遇到过很多次了,有时觉得很简单的模具,可下班后有时无意中想起那模具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有时问题 会在下班放松后无意中得到解决的,呵呵
作者: 故园清秋    时间: 2006-5-22 11:35
顶,占位
作者: 模具就是生命    时间: 2006-5-22 11:40
支持.
作者: suweihui    时间: 2006-5-22 11:49
我搞模具设计几年了,不管自己怎么小心,都无法避免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例如模肉料订薄了,订后一3D分模就傻眼了,所以订料千万要小心,仔细检查再检查为好。
还好,模胚还没有订错过,关键不能太粗心。
还有最大的惨事是,经常标数错误,后模或前模与侧面图线条对不上,真的是模具结构设计的大忌!
但有时也是设计的时间有限,但这样的错误使自己形象大减。
作者: xxao740204    时间: 2006-5-22 12:04
太多这样的问题了
作者: cgh_525    时间: 2006-5-22 12:47
经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 heaven_203    时间: 2006-5-22 12:56
一言难尽呀
作者: JQ2006    时间: 2006-5-22 13:10
我还碰上过有个同事把产品放了两次缩水的呢!哈哈!
作者: loo168    时间: 2006-5-22 19:00
订料时每一个数都是要很小心的,我经常是上午把订料单填好,下午上班再对一次再发出去。
作者: a庄    时间: 2006-5-22 21:59
他妈的!我也有一次收缩放错,0.5%放成了5%,试模出来产品大了10mm。后来模板往下降,nc又加工了30多了
小时,老板骂得我狗血喷头,现在有时还拿这事来翻小肠!!!。。。。。。
还有一次我nc加工的时候把坐标糸移低了2mm,25r5的刀一刀下去两颗刀片全飞,还好我找到其中一颗留做纪念,
串根绳持在脖子上,没事就摸一下,提醒自已!!!

[ 本帖最后由 a庄 于 2006-5-22 22:12 编辑 ]
作者: mywife    时间: 2006-5-22 22:19
楼上经典,我公司试过线割正反面反了,只能重新开过料
作者: boy_mib2    时间: 2006-5-23 03:04
这些有些我看过,有些我也干过
最近在建议站内建立一个专门的板块放置注塑缺陷展示求助交流
现在看来还可以改一下,把设计加工失误等东西加进来
也就是一个注塑模具缺陷展示及问题解决交流的一个平台
大家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到意见交流区去顶一下我的这个帖子
希望能被采纳,靠大家了
作者: soqu-78155    时间: 2006-5-23 10:02
记得以前刚来始的时候我每做错一件事就会用 word记下来...现在回去翻出来看...觉的有些错误真的很幼稚..
但是记下来的全是我绘图时警醒的要点.
希望大家多出这种帖子...
作者: sunemy    时间: 2006-5-23 10:19
这个主题不错!!!

偶一般在3D分模,一次拿了很简单的零件,就想在CAD搞定。
结果东西做出来才知道没镜像,狂晕~~~~~~

还有一次镶块备料了,后来单边又改小了0.50。但是电极工艺图已经出了,没改。结果线切割2400多分种,几十个电极冲下去才发现——线切割的和冲的偏了。结果光材料罚了我100多。。。555555。。。。。
作者: lvyi8    时间: 2006-5-23 15:32
原帖由 a庄 于 2006-5-22 21:59 发表
他妈的!我也有一次收缩放错,0.5%放成了5%,试模出来产品大了10mm。后来模板往下降,nc又加工了30多了
小时,老板骂得我狗血喷头,现在有时还拿这事来翻小肠!!!。。。。。。
还有一次我nc加工的时候把坐标糸 ...


啊庄!
你和我一样啊!哈哈,
作者: ding7758258    时间: 2006-5-23 16:45
26楼的同感,我也镜像一下产品,最后产品设计在装的时候搞了很久都没装上,狂晕----最后经理也没批我!!!


还有一次在试模的时候定位环飞出来了,现场大家都惊呆了,定位环还严重变型了,卷成了天津麻花————最后发现原来是模具设计把母模镶针靠定位环顶着,定位环还用4个螺栓顶着,都飞出来了!!!感叹注塑压力之大呀
作者: borislee    时间: 2006-5-23 20:18
1.有一次 没考虑到丝同,顶棍空一开,发现丝同没定位的地方;
作者: lwe652    时间: 2006-5-23 21:01
经常搞错,标数也总是出问题
作者: hongyu0168    时间: 2006-5-23 21:22
经常标数错,运水偏位,斜导柱孔在3D中做了几次忘记保存,最后一次做的时候,取数又取了避空的位置,导致装斜导柱的孔报废。
分模分完了,散件图也做完了,发现零件上有倒扣。
真是晕!
作者: liuchangyi1219    时间: 2006-5-24 08:37
我这里的老板不懂偏要装懂:滑块不让用斜导柱。
作者: sunemy    时间: 2006-5-24 08:52
原帖由 ding7758258 于 2006-5-23 16:45 发表
还有一次在试模的时候定位环飞出来了,现场大家都惊呆了,定位环还严重变型了,卷成了天津麻花—— ...

还好没伤到人,如果刚好打中人,不就和子弹一个效果嘛?
这算不算过失杀人啊?
作者: jsqjc    时间: 2006-5-24 09:53
把PP收缩误输为1.005%,模仁报废!
作者: ding7758258    时间: 2006-5-24 10:09
原帖由 sunemy 于 2006-5-24 08:52 发表

还好没伤到人,如果刚好打中人,不就和子弹一个效果嘛?
这算不算过失杀人啊?





有可能是哦!!!---呵呵
作者: LBBN    时间: 2006-5-24 10:46
原帖由 lskang001 于 2006-5-20 09:05 发表
透明件是很痛苦的~~~,我出现过的问题有:透过零件可以看到背面的结构而难看,沾静模无法拉出,抛光不佳有斑点和划痕。



请教一下,刚才楼上说的“FCI定成了DCI,4550的”,请问这些都是什么啊??FCI是什么 ...

如果做深腔,类似大杯子的透明件,钢材一顶要达到一定硬度(HRC60),不要用预硬钢(HRC30多度左右),硬度低的话塑件脱模时会把型腔拉伤,造成模具报废,曾经为一新产品做一大杯,用的是预硬钢,谁知产品火起来了,打件到才上万件,模具就报费重做.
作者: LBBN    时间: 2006-5-24 11:26
还有,标尺寸扑捉时一定要准,曾有一产品,我做工艺及CNC编程,打出件来是不合格,最终查到是设计的把尺寸标错了(实际上两条线挨的很近,约0.15,标尺寸扑捉错了,结果设计的被骂了)
作者: LBBN    时间: 2006-5-24 12:01
还有一次,我设计模具,在设计斜顶杆的高度时,底部我没与顶出板接触,而是离开了一段距离,这样的话二者相对运动时就没有摩擦了,是合理的,总装图也表达清楚了,但实际上我厂的常规做法是二者接触上的,在加工顶杆的长度时,钳工根据零件图把长度留出一定余量,装配时按模架实际高度值再磨配到刚好.结果,钳工按常规留量不够了,大家都知道,一副模从接到订单到出货,最后把时间都挤到钳工这一块了,虽说调整模架能解决,这也耽搁了时间,有一钳工开玩笑的说,我故意设了一个陷坑,等人来跳.这也怨我事先没和钳工够通好,但我嘴上还说图纸是正确的,你没看图...哈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故好的设计者还有一个上下够通问题,不是图纸无错就行了.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5-24 12:44
错误人人都会犯
我公司有个设计5年多了师傅,一次做童车吧 ,直觉 的认为是镜像的,结果产品打出来后才发现装配不上
大汗。。。
还有次我自己,模仁料和模胚是偏心的,结果我当分中出线割图, 万幸,  模仁料备的较足,修改一下问题解决。
作者: lskang001    时间: 2006-5-24 14:49
顶起来,不要沉下去
作者: niejinhua    时间: 2006-5-24 19:36
支持一下,吸取多一点经验
作者: jerry_lgy2    时间: 2006-5-24 2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u123456    时间: 2006-5-31 00:33
顶,请大师发言啊
作者: andes    时间: 2006-5-31 08:34
哈,我也挨过不少骂,记得有一回是试工期把顶针数给标错了,害得师付移位加大。那是很深刻的。。。。。。55555555555
作者: fang_bw    时间: 2006-6-3 23:48
标题: 顶起来,互相学习!
顶起来,互相学习!
作者: A_fei    时间: 2006-6-4 10:09
我也来一个。有一次我做细水口模。模胚是5570的。龙记的模胚书上面没有这个规格。最大只有50的。订料时也没有详细的图给龙记。龙记那边就按大水口5570的加工了。另外加了四支边钉和水口板。因为那边是分开做的。等装配后才发现开框太大了,开框边都跟导套爆了(相切)被老大叨一顿,后来还是用了。现在记住了。做事还是要踏实一点。
作者: marshelllaw    时间: 2006-6-4 11:48
ding
作者: lzjlzj    时间: 2006-6-4 14:10
谢谢  顶一下
作者: washton0510    时间: 2006-6-4 14:26
有次去外厂试模,小厂里没有适用的码子,码模坑做小了,20MM宽,太薄,有5吨重。后来加宽码模坑 30MM,才上好码子

我是个外行,码子是什么东西

[ 本帖最后由 washton0510 于 2006-6-4 14:27 编辑 ]
作者: tonyzz    时间: 2006-6-5 09:02
码子就是   把模具动定模固定在注塑机上的压铁,形状象一个拉长的 ”回“字,边上加垫铁,中间上螺丝,另一边压住模具脚,压铁要成对使用。压铁厚度不一,要根据模具的大小和重量而定。上面所提压铁有30 MM厚,
码模坑只有20 MM 宽,压铁无法放进,要加工模脚到32MM 宽。用飞刀开粗用了3个小时,模具拆卸和重装又不见了3小时。到现场许多事情无法控制。在模房里有大吊车和熟悉模具的师傅和就手的工具,到外厂许多东西没有,大模具特别麻烦。有时就是换两枝司筒都要等两天,要定做再送货。要试模只能应急处理,用人手把司筒针推回原位,每注塑一次处理一次。所以要试大模具我都头疼。
作者: dalink    时间: 2006-6-5 17:30
我顶!!!!!!!!!!!!!!!
作者: home420    时间: 2006-6-5 20:11
不顶不行啦 !!!
作者: lbc522    时间: 2006-6-5 20:40
我也顶一下,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学到东西。
作者: rliming    时间: 2006-6-5 21:15
我们这先做2D,再做3D,组立图做好了,就下料。这样子,常有料会下错。
还有模架上经常有问题。几乎每套模龙记都要打电话过来。最近有套发过去,好几天龙记没打电话过来。模架回来了。钳工也来找我了。龙记只给简单精框了下。定位环,什么的都没做。模架又很大6060,钳工就不情愿了。我们老大开玩笑说,试模的时间就不要装唧嘴了。呵呵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6-5 23:26
原帖由 rliming 于 2006-6-5 21:15 发表
我们这先做2D,再做3D,组立图做好了,就下料。这样子,常有料会下错。
还有模架上经常有问题。几乎每套模龙记都要打电话过来。最近有套发过去,好几天龙记没打电话过来。模架回来了。钳工也来找我了。龙记只给简 ...


6060普通铣床也可加工定位环的呀
作者: nosay    时间: 2006-6-6 08:16
先顶起来再说,没有经历过失败,哪里会有成功啊。
我也曾搞反了一套模具,没镜象。好惨,把老板给气了个半死,我自己也开路了。
作者: 河马    时间: 2006-6-6 16:12
今天才看到
记得以前有套小水口的
唧嘴本来是画在上固定板上的
当时到模房去有个师傅对我说这样唧嘴太长
不如固定在水口板上吧
当时也没多想就说可以,随便吧
结果.........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6-6 16:25
我再来说一个:

也是透明旋钮,排顶针的时候,想也没想直接排在大面上,
而我还在备注栏上大字写作:......透明件,不可有顶出痕迹....

师傅也不管,拿着顶针图就往下钻,结果........试模后我送板时才看到,MD晕4了,....
作者: 悬崖野草    时间: 2006-6-6 18:52
我是个新手,刚刚出来接触模具,希望多听听各位前辈的高见!!!谢谢
作者: aatempcn    时间: 2006-6-7 10:20
像楼主的问题,我们这里的模胚,AB板之间都有1mm左右的间隙,
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说到缩水,肯定要检查几次的,
分模完成检查一次,CNC之前再确认一次。缩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
心,整个模料就报废了。DCI和FCI的问题,有时候如果定错,将就
用一下也行吧,而FCI要改DCI好像不难的样子,而用DCI代替FCI就更
加没问题的吧。
作者: 悬崖野草    时间: 2006-6-7 12:51
我这里在做加强斤较深的模具时经常出现缩水问题,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大师指点。
作者: 河马    时间: 2006-6-7 14:21
原帖由 aatempcn 于 2006-6-7 10:20 发表
像楼主的问题,我们这里的模胚,AB板之间都有1mm左右的间隙,
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说到缩水,肯定要检查几次的,
分模完成检查一次,CNC之前再确认一次。缩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
心,整个模料就报 ...

不一定
如果有滑块
用FCI可以用DCI可能就会不够大
还有就是运水位置的问题
作者: lskang001    时间: 2006-6-7 15:55
我看过的产品,很多受力容易开裂、断裂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塑料原材料有点差(现在塑料涨价厉害,东西都变差了),同时那些搞模具设计的,为了省事情,将浇口开成对称布置,使熔接痕处在变形(即应变)最大的位置位置造成的。为了降低材料要求,把浇口布置的位置改动以下,效果就好多了。

[ 本帖最后由 lskang001 于 2006-6-7 16:01 编辑 ]
作者: davinci8888    时间: 2006-6-7 16:18
受教了
作者: aatempcn    时间: 2006-6-7 16:48
原帖由 hum_0126 于 2006-6-7 14:21 发表

不一定
如果有滑块
用FCI可以用DCI可能就会不够大
还有就是运水位置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一定是FCI和DCI之间的问题,你定的模胚不
够大而以。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同规格的DCI本
来就比FCI贵,再加大规格,DCI成本会高不少的。但很
多情况下还是可以互换吧
作者: 139746    时间: 2006-6-7 17:58
细心驶的万年船啊..................
作者: zfsx2000    时间: 2006-6-7 18:31
去年,自己负责的一套模.出两个不同的产品.人家帮分模.我检查了一个产品的缩水是对的.没看另一个.
结果.试出来装不上,被人害死了.
作者: mmtjx    时间: 2006-6-7 18:43
呵呵,这里不错啊,记得今年,有 套模,一出二的,产品分模的时候,一个乘缩水,一个忘了乘,哎试模一装配,装配不是,模具设计,马虎不得啊
作者: wangfei4503    时间: 2006-6-7 23:20
做模具设计也有好几年了,去年还出现在一个样的问题,一款产品当中有三种不同的部件在一套模中出来,其中一个部件在这个产品中是有6个相同的,但模具中只是出了4个.后来组装后不能配套,后来只能阻住其它的,再啤
2个部件,痛苦当时日本老的货期又急!!!!!!

另外还是一个问题想和大家研究下,就是做PVC公仔模, 流纹的问题,经常是进胶位不好把握,要不然就会有
流纹产生了???
作者: yung2006    时间: 2006-6-7 23:55
我从调机技术员做到做模大师付.再从做模大师付做到模具设计.从塑胶产品图纸到啤出产品这中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作者: yung2006    时间: 2006-6-8 00:00
郁闷的是我们厂开发的产品,少说也要改上几十次.前后模仁换五六次.多则要改上百次.可苦了我们模具设计,和那些做模的.
作者: liushaolong    时间: 2006-6-8 09:01
我记得刚搞CNC时,手工编了个精外形程式,将最后抬刀那步G91 G28 Z0写成了G28 Z0,最后机床快速下插,动作过慢,一个好好的延长杆报废了,心痛啊!切记做事一定要细心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6-8 09:51
原帖由 aatempcn 于 2006-6-7 10:20 发表
像楼主的问题,我们这里的模胚,AB板之间都有1mm左右的间隙,
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说到缩水,肯定要检查几次的,
分模完成检查一次,CNC之前再确认一次。缩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
心,整个模料就报 ...



主要是行位没位置放了
作者: gladeye2000    时间: 2006-6-8 09:56
我也来两个:
一、不久前,一套推管顶出的模具,我用EMX做的,后来师傅在做时发现怎么推管和芯子都短了很多,一检查,晕,我图纸上的模脚高60,实际模脚高70。原来EMX龙记模架的默认尺寸不和产品选型册上的默认尺寸一样。还好,费了点劲,把模脚咬掉了10MM.
二、我在破衣里面做好了模具主体结构用的模架是1820,又转到CAD里面去搞,不知哪根筋接错了,把模架搞成了2020,结果在CNC加工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按基准掏框,偏了好多。还好,师傅说,就这样用吧,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晕死.............

小心驶得万年船,老话总是有道理.....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6-8 09:58
原帖由 yung2006 于 2006-6-7 23:55 发表
我从调机技术员做到做模大师付.再从做模大师付做到模具设计.从塑胶产品图纸到啤出产品这中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是啊,我觉得还是人为的因素占99,基本都是粗心大意、沟通不善、经验不足、自以为是等原因造成的~


特别是做2D和3D,一定要反复核对,有次我太忙了,叫人帮我做3D,我已经在2d排好位了。结果分出来中心不对,汗4,降面啦~~~6090的模胚啊老天
作者: tonyzz    时间: 2006-6-8 10:08
以前2D和3D是分开处理图形的。2D的工程师负责2D图纸,排位,定料,冷却水道,顶针。3D的工程师负责分模,3D模架,所有零件都3D画出来,还要检查干涉。我负责3D部分,经常发现2D的工程师顶针钻到冷却水道导致漏水,好在检查出来,自己内部改过来就是了。要是图纸下发到模房,肯定被人骂傻瓜了。有一次工期很急,一块 大模仁 (复印机送纸板)钻好运水孔上电脑锣加工大面,加工一天以后发现运水孔穿到大面上。立即停机调查,是2D的工程师图纸出错了,结果模具材料+加工费一家伙算下来,损失 2 万 元。 3D的工程师只赶得及分好模具,来不及检查运水。 后来2D的工程师被罚上小黑板通告错误,罚3 晚6小时免费加班。 有时看见满满当当的小黑板, 错误真是罄竹难书啊。人要脸树要皮,上榜几次的工程师脸上挂不住了,自己跑路了。  我们在背后议论老板又干了一件大傻事,工程师的经验是靠许多的失败和大量的金钱物资损失堆出来的,错误已经发生无可挽救,要向前看。把工程师赶跑了,新人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要知道一套上百个零件,随便一个零件出错都会出问题,只是大小而已。在模具厂里呆精神十分紧张。后来我改做结构了。有时发现有些工程师对模具不熟,画的产品做模难度大费用高,稍加改动就可以节省大量费用,在日后的模具,生产,加工,装配大有好处。这是要经验积累的。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6-8 10:48
原帖由 tonyzz 于 2006-6-8 10:08 发表
以前2D和3D是分开处理图形的。2D的工程师负责2D图纸,排位,定料,冷却水道,顶针。3D的工程师负责分模,3D模架,所有零件都3D画出来,还要检查干涉。我负责3D部分,经常发现2D的工程师顶针钻到冷却水道导致漏水,好在检查出来,自己内部改过来就是了。要是图纸下发到模房,肯定被人骂傻瓜了。有一次工期很急,一块 大模仁 (复印机送纸板)钻好运水孔上电脑锣加工大面,加工一天以后发现运水孔穿到大面上。立即停机调查,是2D的工程师图纸出错了,结果模具材料+加工费一家伙算下来,损失 2 万 元。 3D的工程师只赶得及分好模具,来不及检查运水。 后来2D的工程师被罚上小黑板通告错误,罚3 晚6小时免费加班。 有时看见满满当当的小黑板, 错误真是罄竹难书啊。人要脸树要皮,上榜几次的工程师脸上挂不住了,自己跑路了。  我们在背后议论老板又干了一件大傻事,工程师的经验是靠许多的失败和大量的金钱物资损失堆出来的,错误已经发生无可挽救,要向前看。把工程师赶跑了,新人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要知道一套上百个零件,随便一个零件出错都会出问题,只是大小而已。在模具厂里呆精神十分紧张。后来我改做结构了。有时发现有些工程师对模具不熟,画的产品做模难度大费用高,稍加改动就可以节省大量费用,在日后的模具,生产,加工,装配大有好处。这是要经验积累的。




作者: 三打哈    时间: 2006-6-8 17:42
希望大家多发一些这样的情况,
作者: yjun    时间: 2006-6-8 18:04
说到订错模胚:我5月份差一点就订错模胚,产品是大水口进胶,但是有两个前模行位,险些订成CH模胚(后改为GCH)!
      另外,全3D设计也容易漏检测运动干涉!
作者: 三打哈    时间: 2006-6-8 18:21
模具是靠经验的!
作者: xiaotangfox    时间: 2006-6-9 15:20
谢谢,大家共享经验!!
作者: fy438    时间: 2006-6-9 16:05
2D排位时候没有放缩水
3D分模时候总是有几件模仁对不上
因为是连接器模,模仁很多要求很高~~
555555搞得我查了一个晚上(17:00~~2:00)
作者: ug163    时间: 2006-6-9 16:15
我公司標准是怎樣的供你們參考參考:
組立圖:根據客戶要求畫好,當然要檢查縮水進膠,鏡像等,客戶檢討,再改,再檢討。
3       D:  根據組立圖拆,與客戶檢討,意見一致,馬上協商!
訂 料: 沒有標准模架的概念,都是根據2D組立圖訂作的!

減少很多錯誤!

重要的一點,不要急著訂料,不要急著加工!2D&3D檢查OK後,再開工也不遲!
作者: RONCON    时间: 2006-6-11 01:26
以前設計時拆板子,把基準孔標錯,造成模框銑偏掉幾個毫米,
還好、不是太多,追加設記邊塊,加大模框,把模仁調回中心。
作者: lkp168    时间: 2006-6-11 23:06
顶啊
作者: youcaili    时间: 2006-6-12 10:03
其实我认为一般的大方向出错的机会比较小,那一般都会考虑到,但有些小细节会被..而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是大意,有一次我竟然在画灌嘴的时候将比列搞错了(是从以前的图调来的)做回来的时候看到比我需要的小一半,狂晕,现在那灌最还放在我书桌上,.....
作者: glacheng    时间: 2006-6-12 10:42
有一次,一套出口模 ,很赶的.我设计时没注意到到胶件的左右对称问题.等发现时已经试模.模仁报废.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