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资料】工业设计与企业技术创新 [打印本页]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2:21
标题: 【讨论】【资料】工业设计与企业技术创新

  
大家看一下序言!!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
我给大家发上来!!!!!!!!!!!!!!!!!!!!!!!!!!!!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2:22
工业设计与企业技术创新----前言
工业设计是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有远见的企业家都认识到:设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优秀的设计是企业获得市场的重要法宝。尤其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生产技术、工程知识和高质量的制造材料及元件可以为企业所获得,从而使产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功能上的完备性及经济性、安全性上获得成功,然而这不再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优势。而使产品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是:产品的使用目的、技术与个性特色的相融合,产品质量的视觉传达与人的感官的相联,产品的销售环境与产品企业形象与人们的认知相结合。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设计的创造!  
  一无资源,二无市场的岛国日本的产品以质量、设计和装饰取胜,击败了许多强大的西方工业国,像潮水般地涌向世界,猛烈地冲击着各国市场。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日本已令不少经济学家感到不可思议。而美国的经济权威在评论这一事实时,不得不指出最根本的关键是日本人懂得及时用自己的工业设计思想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竞争的优势。为此,各国舆论界、经济界为之一震:设计力就是竞争力!不少企业公司迅速调整结构,将产品开发设计作为90年代的头等大事来抓,惊呼:"九十年代,企业将以设计为中心"。如果说,过去是价格的竞争,今天是质量的竞争,营销方式的竞争,那么明天必将是设计的竞争!
  世界著名的企业,无论是福特(FORD)、IBM、还是菲力普(PHILIP)、索尼(SONY),从它们的发展历史看,它们不光是成功的企业,同时也是设计上有成就的企业。松下彩电、健伍音响、奔驰骄车等世界名牌,与其说是这些产品的魅力,倒不如视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魅力。" 设计立国"、" 科学兴国"是当今社会强劲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无不谈及科技、人才、产值、设备更新等问题,但很少有人谈及工业设计及其对市场的开拓,提高产品附价值的关键作用。在寻找企业今后发展的各条最佳途径中,工业设计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工业设计,作为介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是一个尚在起步、有待发展的行业,但它已让许多明星企业尝到了甜果。工业设计,正叩开我国企业家们的新观念之门。
从工业设计着手,这将是成功者的忠告!
作者: KUYA    时间: 2002-11-18 12:57
支持...快發巴....偶等著看.....也要給BOSS看看.....感謝.....^_^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4:33
工业设计的概念
从经济角度来看,工业设计是科学与应用、技术与生活、企业与市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两个部门的市场竞争中,需要生产、设计和销售三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而工业设计便是平衡、协调各种制约因素,使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达到一个均衡的整体,将我们生活环境按照美和机能的统一进行造物的活动。
  设计师必须考虑产品的各个方面:
  "物与物"的关系,即构成产品的技术原理所决定的产品内部零部件之间关系的问题。
  "人与物"的关系,即由产品的使用方式所决定的结构、外形、表面处理、色彩装饰等问题。  
  "物与社会",
  "物与环境" ,
  必须兼顾到产品的合理性、经济性、审美性、独创性这四个方面,才能成为经过优良设计的工业产品,才是好的产品。
  国际工业设计理事会(ICSID)对工业设计所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与资格,这就叫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4:33
设计师与工程
  
长期以来,我国对从事工业设计的专业人员仅限于美工和外观装饰者之说,偶而有企业对长期从事此专业的人员冠以技术职称的,但也脱不开工程技术的范围,而设计师这个概念可以说根本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工业设计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鳖头,设计创新将是关键。而要适应此种严峻局面,单靠拘泥于材料、结构及工艺方面研究的工程师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的消费结构、知识结构、信息结构,不是单靠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工程师所能掌握的,而是需要具有多方面知识的各方面的专家协同合作来完成。这当中,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宽知识结构的工业设计师将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工程设计只能解决物与物间的关系,完成力的传递或能量的转化。工业设计则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使用的物-- 生理功能;人想购置的物 -- 心理功能;人被物的陶冶 -- 审美功能;改善环境的物 -- 社会功能。所以,工业设计师在创新构思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产品本身与人类的情感,并由此推导出塑造大众生活方式和改变社会环境的新颖产品,从这一点上说,设计师不但负有设计产品的职责,更负有设计人类新的生活方式,设计社会新的环境和设计新的未来的责任。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4:33
欧洲设计
英国
  英国是欧洲国家中最注重设计的国家之一。80年代,传播媒体就开始着重宣传与鼓励设计,不但报道了设计的观念,更报道了产品的支持者与设计师,如博物馆馆长、设计评论家、权威人士、设计师等,并以极为热衷的方式创造设计的“礼赞”。
  政府领导层和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非常注重设计。英国政府很早就指定设计作为英国工业的刺激素。1982年,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唐宁街就设计首次主持研讨会。撒切尔夫人还在伦敦设计博览会揭幕时轻微对奠基人责备道:“博览会中没有足够的英国产品。”她还大声疾呼“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在写给某设计杂志的专稿中?quot;我确信,如果忘记了好的设计的重要性,那么英国的工业将不会有竞争力。说到设计,我意思不只是说'外观',我是说全部的工程和工业设计。它从构思到生产是那么的重要,以致于它就是保障,就是价值。设计是我们工业前途的根本。"撒切尔政府投资2250万英镑,开展了著名的设计顾问资助计划(FCS)和扶持设计计划(SFD)。FCS和SFD计划中的产品,在后来的6年中获利总额高达5亿英镑。
  依靠工业设计使英国工业水平处于领先已是英国领导层的共识。英国设计理事会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方案(包括英国设计大奖)和初级教育计划,如青年设计家中心的建立;从贸易工业部、从商业中获得设计资金的资助等。并规定设计观是英国学校法定的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  
  1998年12月,英国政府就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表白皮书,政策报告中明确见诸文字的经济策略--"我们有竞争力的未来:建立一个知识导向的经济体系","我们的成功决定于我们能够对自身最有价值的资产--我们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做多么有效的运用。这些是我们设计高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是提升商业活动层次的重要关键。他们是现代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的中心思想。"白皮书制定政府将依循的策略。首先,它将成功的案例作为范例。英国政府贸工部表明它们急欲扮?quot;创新的冠军"。他们已认识到作为政府,应首先展示出进行的方法,并且现身说法地将政府的观念化为行动。并有效地运用设计、发展出新的、有创意的方法来提供服务,从而提升政府的整体效率。
  设计谘议会(Design Council)是英国设计方面的权威。对于设计的推广,扮演的是触媒的角色,透过有影响力的机关团体的合作来达成。目的在于鼓舞英国各界对设计做最佳的运用。它的目标是鼓励商业界、教育界、及政府部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组织或团体密切合作,协助影响企业有效运用设计去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另外鼓励企业或组织,将工作有效地运用设计的成功案例加以奖励。  
  1997年9月,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曾向英国公司提出了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即要求它们证明英国的创新产品和 服务居于世界领鹊匚唬韵允居⒐诟镄隆⒋丛臁⒑蜕杓品矫娴男酆袷盗Α2斡胝叻从η苛摇S泄刈橹两褚咽盏匠汕贤蚣髌贰2祭扯⑽杓期岩榛崴侔斓?quot;千禧年杰出产品选拔"揭开序幕。这个活动是为了要表现2000年前创新、观念先进的英国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使用"千禧年杰出产品"标志,参与盛大的媒体与贸易推广活动。并且在活动的支持下,参与英国本土及世界各地工商贸易展览。设计谘议会还准备建立一个"千禧年杰出产?quot;制造厂商的团体,并设立一个分享式的创新资料库,使它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1998年4月,首相布莱尔为首批202件"新世纪英国产品"主持了揭幕仪式,先后已有两批产品被推出。直至新世纪来临之际还将推出两批新产品,并在世界各国展出。"新世纪英国产品"在各自的领域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给人类提供新机会 2. 挑战传统 3. 环保 4.展示对现有或新技术的应用 5. 解决了某个关键问题 6. 用户获益  
  "新世纪英国产品"之所以获选是因为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它们的诞生是对传统的有力挑战。每件投稿作品都须经评委小组的仔细审查。小组成员来自商业、工业、文化和传媒等各界的专家代表,以他们的广博的技术知识与对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的深刻理解而当选。  
  英国政府的竞争力白皮书还指出:"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一样地需要创新","政府部门需要为企业的成功提供正确的环境"。为此,政府计划由不同的方向着手加强英国的设计能力。为了鼓励企业家,政府特别强调几个关键性的领域,并需要行动与鼓励来达成:
  *降低有潜力的企业家对于失败的恐吓;
  *把重点放在对开始行动的鼓励上;
  *鼓励在研究开发以及知识的创新上增加投资;
  *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改变投资文化,将借贷的模式由较传统的方式转变为较创新的方式。
  目前有一些政府与企业界的专案活动正在进行。这些活动以鼓励企业彼此间、企业与学术单位间的合作,并运用一些指标技术工具,协助自己的公司以同行间的杰出表现为标杆来自我要求。英国政府又承诺作好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并致力于寻找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介方式,从而建立企业界的信心,鼓励企业界从事创新研究。
  在一项对于全球200家卓越企业的调查表明:72%的企业认为国家形象在购买决定上具备相当重要的影响力。英国政府这方面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在重要的出口市场中,推广英国创造力的形象。因为设计业的发达,英国被视为一个现代而充满创意的国家,这对于来自全球对英国的投资与观光,则有相当大的助益。
  根据英国设计委员会1997年7月对英国450家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由于英国在近三年来对设计的重视,有91%的公司改善了企业的形象;88%的公司加强了与顾客的交流;80%的公司进入了新的产品市场;70%的公司的设计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1999年,苹果公司推出了英国籍设计师JonathanLve设计的名为"IMAC"的新款电脑。该设计一改传统电脑的外观,机身透明亮丽,外形简洁流畅。进入市场仅139天,就销售80万台,平均5秒钟就销售一台。苹果公司由此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设计在这国家中的角色,正是由政府积极的推动而建立,并走向完善的。(回页首)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4:33
德国
  有"德意志制造同盟"和"包豪斯"传统的德国,是工业设计的发源地。之所以20世纪初处于欧洲封建势力最强的德国能在经济上迅速超过资产阶级摇篮的法国与工业革命发祥地的英国,历史学家与经济学家争论的结果:德国收益于它所开创的世界工业设计革命。
  国际贸易界人士普遍认为:精心设计的德国产品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品质优良、造型严谨、哲理性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如果说日本的产品是以设计新颖别致、价格便宜取胜的话,那么德国产品则以高贵的艺术气质,严谨的做工而成为欧美高级市场的畅销货。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亲笔为德国出版的《1995年IF设计奖》作品集撰写前言,他在结尾时写道:"在21世纪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德国必须靠工业设计保持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德国工业的持续发展,正是德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工业设计成功经验的体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赋予工业设计以更全面、更崇高的功能,它的作用扩展到人的生理需求、心理反映,乃至对环境、社会的适应。德国的工业设计师认为,工业产品不但是人类器官的延伸,而且进入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境界。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爆炸等21世纪人类面临的危机,欧美掀起了回归大自然的浪潮,探索人类合理的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成为德国工业设计的原则,这也是德国保持经济长期不衰的重要原因。
  德国科学基金会99年发表的一份调查分析报告表明,今年有28%的企业准备加大科研与开发的投入,有2/3的企业将继续保持去年的科研投资规模。其中,新兴技术行业的科研投入增长幅度最大。今年德国科研投资规模达到700亿马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加剧,德国不少企业意识到增加科研与开发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目前,德国的科研与开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2.4%,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日本与美国。德国科学基金会秘书长艾哈德说,目前德国的"革新发动机不仅已重新启动,而且是在全速运转。"  
  德国的不少工业设计中心每年都可得到当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数量可观的拨款资助,主要用于对工业设计人员培训与组织工业设计成果展览等;一些城市工业设计中心的人员编制为国家公务员,可见德国各地方政府对推动工业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另外,德国工业设计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组织形式等对各国的工业设计工作更有借鉴作用。如柏林国际设计中心,该设计中心成立于1967年,采用会员制形式,现在专职人员5名,其余为聘用设计人员。设计中心主要通过接受政府或大企业的资助,专职从事艺术、摄影、模特及举办工业设计成果展示等。他们坚持以创新设计为原则,与大专院校合作,培训各类专业设计人才,并提供专项资金技术。此外,该中心还承担规划设计业务,如负责规划设计世界一流的实用和艺术相结合的新柏林国际机场管理系统整体方案,他们先后组织德国的7所院校及12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参与研究。设计提倡"创新与功能完善结合",一切从方便乘客出发,设计贯穿了旅馆--途中--登机全过程。机场管理高度电脑化,自动化,充分体现省时、省力、精确、新颖、方便特点。可以说,新柏林国际机场设计过程,较完善地表现了工业设计的思想和过程。  
  德国产品以设计精良、工艺规范、质量一流及售后服务好在全球负有盛名,与企业不仅注重产品外观视觉效果,更强调内在功能和质量有关。德国是一个设计意识非常强的国家。根据调查,管理经济的前联邦部长格罗斯曾说:"三分之二的14岁以上的人理解设计,包括基本日用商品的设计,与此同时18%的人把它作为新潮设计,16%的人认为就普通设计而言是给予造型和形态,15%的人认为它包括产品的创造性开发。"设计社会地位重要性的增长不仅在企业家心中扎根,同时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也已扎根。
  工业设计教育在德国已很普及。在小学、中学里,除了一般课程外,强调发扬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艺术修养与艺术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训练。在大学里,创新意识已成为共识。工业设计开设的课程,除一些必要的基础课外,还开设一些看来与设计无关的新学科,如人体工程、系统工程、数学造型、生产管理、感觉心理学、语义学、设计趋势、生物软科学等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拓新领域。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强调的是传授设计程序与方法论,这将使学生针对不同的需要,独立的了解、分析、处理丰富多变的信息和传达新的综合信息。从德国组织的工业设计竞赛或世界性的工业设计竞赛中,可看到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4:34
意大利
  意大利的产品设计已享有世界第一的声誉:欧洲最畅销的10种轿车有6种是意大利人设计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植根于意大利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创新设计精神。创新是根本,意大利人乐于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接受新色彩、新形式和新美学观,追求新潮流。因此,可以说,意大利的前卫设计引导着世界设计潮流。
  自我帮助是意大利人的一个准则,由于意大利人意识到设计能保持国家的特色、民族的特色。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AID)、还有其它几个协会联合对意大利的产品设计水平进行探讨研究,支持并促进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尽管没有来自国家方面的资助,但任何有独创性的设计都激励工业企业和专家们的参与。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协会主席--A.D.I曾说:"设计在全世界,都是设计和企业合作的成果。正如不存在无生产者的产品。在意大利,设计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合作,而且还围绕着这种关系,体现在不断变化的革新能力上面。"
  意大利设计一直被国外想象成一个顶尖的、以名人命名的、以及孤立的追随者们的领域。只是在近几年,意大利设计被认为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它正显示出作为一个典型的形象,一个所谓的风格,但它表现得更象一个系统。新过程的形成,合格课程制度,大学里的研究,不仅加速巩固了该系统,而且同时加速了它们的特征和交流性。意大利设计系统能出口的不只是产品,而且是它的概念、意识、教育、深度及有关的模型。  
  意大利设计成功的公式,看来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可普遍接受的、为全球化的、有地中海阳光的综合。正如汽车设计大使皮宁法里纳曾指出"今天,欧洲市场上,两种同一用途同一汽缸容量的轿车,已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决定顾客购买这一种还是那一种的仅仅是产品的设计。"意大利设计特点之一是适合生产,还要琢摩顾客的心理,能围绕有用的和有功能的、尤其是令人愉悦的物体。全世界杰出的设计师汇集于米兰市,从事桌椅、灯具、电视及计算机的最佳设计;汽车设计师则在都灵。意大利设计师最大的优势是占尽文化优势,通过设计来体现时代精神,追求美的享受。并用一种特有的运作模式,始终反对仿古,用简单话说是轻巧地超越了仿古。正是这些文化性、人文性、超前性和前卫性,推动世界设计走向一个又一个新潮。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4:36
未完,
待续。。。。。。。。。。。。。。。。。。。。。
作者: KUYA    时间: 2002-11-18 14:42
太感謝了....很多BOSS欠的就速這一類的知識.....可習偶不能加你分...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3
法国
  由于法国政府传播媒介的加入,促使设计进入工业部门和一般民众心中。政府的主要两个部门--文化部和工业部,对法国设计注入极大的兴趣与支持。  
  工业设计的教育也被重视。1980年,综合性大学和学院的工程和技术系第一次开设工业设计课程,1982年,建立工业设计学院,文化部同时帮助支持法国的七所艺术学校。
  文化部支持两个关键组织:工业创造促进委员会(APCI)和工业创造中心(CCI)。APCI于1983年成立,国家仅仅提供一部分资金,它企图通过竞争、展览和专家讨论会进行传播,使专家本身和大众对设计更进一步理解。CCI于1969年建立,它在工业和设计师之间寻求促进的联结点,通过展览会促进竞争,使研究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协调起来。
  工业部渴望设计的进展,它支持着全国十多个设计中心,偶尔也会给予工业上的设计课题予以援助。另一个ANVAR,支持和鼓励着年轻的设计师们。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4
丹麦
  丹麦产业界成功之因乃在他们的全方位设计(Total Design)的做法,重视产品品质、企业形象与品牌意象的整合,并溶入企业的命脉中。丹麦总理Schluter自身对设计的兴趣正证明丹麦人专注于设计活动之深度,并显示他对设计角色的卓越认识。在ID大奖颁奖典礼上丹麦总理曾说"在许多已工业化的国家之中,事业的动态经营之锁乃在能否把创新想法溶入产品。最好的想法就是别家产品上无法找到的,同时,通常产品与使用者之间互动作用的想法是产品品质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反映在设计传统作法上的,未来也将是如此。"在欧洲的设计中,将更多表现产品的文化性与地区性,且朝向以创造产品间的差异性方向发展。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4
亚洲设计
日本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部分归功于日本设计的振兴与设计的热潮。
  随着日本经济的成功,因设计而产生高附加值的物品受到重视和生产,使国民生活提高的意识加强,设计振兴体制的扩充,设计基础设施的加强、国际设计交流的促进政策等都取得了实在的成果。并使消费意识、企业活动、地区社会、国际经济等各个领域,设计环境都不同程度得到变化和发展。日本以通产省设计机构主管工业设计,形成国家推进体系。日本的工业设计是从政府扶植、政府引导,到企业集团重点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对日本政府而言,设计是鼓舞人心的,通过设计,弘扬国家文明,振兴国家经济。日本在投入设计开发的资金上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已达2.8%,居世界首位。
  为了给日本工业发展提供刺激,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MITI)在1957年确定给优秀设计产品授予Gmark大奖,并从摹仿防止的这两大方面对策的制定上,确立原创设计的产品,以求健全输出贸易的发展。
  日本的优秀设计奖:
  G标志评选制度的目的:通过评选,向大众推荐设计优秀的产品,加深与生产流通有关的人员与消费者对设计的关心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从而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工业知识的集约化,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使其高品质化,取得高附加值。
  G标志评选对象: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用于工业生产的产品和在各种专业活动中所需的产品。不包括下列产品:1. 工艺美术品;流行受到限制的产品;只针对个人消费兴趣而生产的产品。 2. 只作为零件和附属品使用的产品;其产品总体的美观和功能等方面未予以审查的产品。 3. 该年度品质检查未能得到实施的产品。
  G标志评选标准共有5个方面:
  1.外观方面:从形态、色彩、样式等因素综合体现出产品的外观造型之美,并具有独创性。
  2.功能方面:产品或设施合理使用的功能性、便利性、维护及管理性。
  3.品质方面:制作产品时能有效合理地使用材料,充分满足商品或设施通常所 要求的品质标准,包括售后服务的合理措施与制度的完善化。
  4.安全方面:产品要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5.其他方面:产品的产量要合适,价格要合理。
  G标志制度设立,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需求的改变,已先后于61年、74年对它们进行过两次修改和调整。在国民的设计意识提高的同时,又在设计界引入奖励制度。出现“优秀设计大奖”“设计部门奖”等奖项,大大刺激了产品设计者的积极性。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一现象,对那些长期受到消费者喜爱、并能不断更新其设计样式与品质的产品,开设“优秀设计持久畅销特别奖”,以鼓励这些产品的设计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除上述奖项外,还设立“优秀设计金奖”,“通用性设计奖”,“双向性设计奖”,“生态环境设计奖”,“优秀设计外国产品奖”,“优秀设计中小企业厅长官特别奖”等诸多奖项。
  G标志评选工作在1957年的第一届中,被选中的有47件产品,截止到1997年,被选中的产品与设施共达23285件。从评审机构来看,第一届审查委员会有委员42名,到1997年,共有14个部门负责进行优秀产品和优秀设施的评选工作,其中包括:体育及休闲用品部门、家用媒体器具部门、日用品及面料部门、家务及厨房用品部门、工业化住宅及住宅设备部门、办公室及店铺用品部门、教育用品部门、室内用品部门、医疗及福利设备部门、信息及通讯设备部门、工业设备及机器部门、运输设备部门、公共空间及设备和设施部门。审查委员达70余名。
  据调查显示:1978年,日本66%的人明白G标志及含义。1981年,在日本的企业经营者中,有91%的人都看重G标志的产品,从而使设计的重要性得到普遍承认。
  G标志制度曾经以适应其创立时的时代要求和以外形设计为主流予以推广,但发展到今天,它在价值上已逐步从要求完美的外观设计,过渡到对评选对象所内涵的社会性和对象与社会两者间关系完善的设计。并根据需要及时设立"人-机关系协调奖"、"景观奖"、"生态环境奖"、"用户指导奖"等奖项。这些与时代相吻合的各项奖项,都有自身明确的位置及奖励定义。按照其要求,设计师将不断扑捉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的关系,致力于新课题的设计。
  G标志评选被选定的产品,在销售时可贴上由日本通商产业省选定,由日本产业振兴会发行,以表示其为优秀产品,使其有别于其他商品,从而有可能成为消费者首选商品。
  日本设计政策概要:
  1.设计人才的培养
  随着产业高度化、复杂化的进展,担当新时期的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越显重要,为此,施行了以下措施:  
  ●关于设计高度化及设计新领域的调查研究。
  ●建立健全设计师·设计事业所运营的环境。
  ●健全设计信息的基础设施。
  在此,为提供设计关系者相互交流的场所,开设了互联网上的网站(Japan Design)。
  2.小企业中的设计振兴
  中小企业中,采用订单式生产形式较多,而从事自己商品设计开发及技术开发的则很少,下列措施以强化设  计创造力,促进独创性产品的开发。
  ●以协作单位的形式,落实与设计有关的技能,及引导设计开发。
  ●举办国际设计交流交易会,国际大赛,国际专题讨论会,提供地区中小企业接触,了解国际设计动向的场所。
  ●利用地区资源,就中小企业起步阶段中的商品开发,设计开发,市场开发等软件事业,提供辅助支援。
  ●设置了引进设计用机器所涉及的设备出借,资金出借制度。
  ●派遣设计专家到中小企业进行咨询及经验指导。
  ●除上述的辅助资金以外,还引入了机器,设备的特别折旧,实验研究经费的扣除,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低利率融资等制度。
  3.地区中的设计振兴
  以设计研究开发及地区间设计为视角,强化地区间的协作,下列措施将力图使地区的社会活动与地区产业互动互利:
  ●设置设计创造支援设施(如:国际设计中心)。
  ●为了将设计政策进一步渗透于各地方自治体,同时及时了解各地区的设计活动情况及对国家的要求等,在全国7处举办区域性设计会议。
  ●以创设有地区性的设计振兴未来形象为目的,举办展示活动,推进地区设计。
  ●举办地区设计中心与全国设计中心会议,加强信息交流。  
  4.由设计而产生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开始于与亚太各国间的设计交流,举办下列一系列活动:
  ●主办国际设计庆祝活动,国际设计专题会议,国际设计奖等。
  ●亚洲太平洋设计交流代表团的派遣及交流会议的举办,为发展中国家的设计振兴开展支援工作,进行在日设计留学生的交流工作等。
  ●向东南亚派谴设计交流代表团。
  ●向海外派遣设计专家,接受设计研修人员,出版发行海外设计杂志。
  5.将设计进一步深入渗透普及社会
  ●通产省于1991年1月,设定每年10月1日为设计节,对事业有功的设计者给予奖励。
  ●设计的保护,对模仿设计的实态进行调查。
  ●以设计振兴工作的职员为对象,聘请设计师及专家讲课,对设计现状及课题进行研讨,以求设计振兴政策的推行及资质的提高。
  ●发行出版物,向海外的设计振兴机关介绍日本设计情况,并组织收集海外优秀设计商品及举办展示会,提供设计信息,实施与设计有关的各种调查研究。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4
南朝鲜
  就象日本利用东京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南朝鲜将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跳板,已快速地向繁荣的现代化经济迈进,政府特别重视支持设计教育和展示,从德国和日本请进教师并派遣人员去海外接受训练实习和考察。  
  继日本后,南朝鲜是亚洲最早推进设计进程的国家。1965年韩国议会根据汉城国立大学应用美术部的教授们提议通过了成立韩国工艺设计研究中心的决议。1970年根据政府的"扩大出口振兴会议"决定,改名成立"韩国设计中心",旨在进行设计研究,开发和振兴出口业务,并为产业与设计师间沟通牵线搭桥,使南朝鲜工业设计逐步上正规。还创办了永久性的"优秀设计"展览大厅,经常性地举办设计展览交流。70年代后,无论是教育方面,还是实际生产方面,韩国的工业设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6年为"优秀设计"确立GD标记。
  南朝鲜,作为亚洲的生产大国,设计被看作可以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提高本国的生活水平的一条路子。为此制定了促进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政策:
  1.产品设计基础设施的扩充:创造性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性教育支援体制,改进教育课程,增加教育设施。鼓励开办“公认设计专业公司”。95年68个到96年底增加至90个,2000年已有150个,增加研究设施使其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同时建立及时收集国内外产品设计信息及有关数据库的共享体制;产品设计部门信息化;并开发国内外最新情况;特定消费阶层的意识形态及趣味的信息。如三星企业,1995年的研究开发费为年销售额的2.7%,达13.94亿美元。这笔资金,是供三星“产品战略中心”所属的几个研究机构设计网络中数百名研究设计人员使用的。有如此规模的投入,才可能支持三星的设计研究人员能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手段和设备,随时到世界任何一个市场去展开设计研究。
  2.扩大产品设计开发的支持;
  加强对产品设计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的援助;开发产品设计的基础技术并广泛推广;在世界范围开展产品设计开发活动。
  此外,韩国产品开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使用国外设计的占51.6%;本国自已开发的占40.8%;委托设计事务所的占7.6%。这就是说采用外国设计和来样加工的约占一半。这表明韩国的工业设计既有国际化的趋向,依靠国外设计同时一半靠本国。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的工业设计事业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5
美国设计
克林顿入主白宫之初,便邀请了二十多位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规划专家、市场策划专家、设计教育家组成智囊团,讨论政府推行经济与民众政策方面在遇到困难后,围绕着设计如何帮助国家巩固经济的领导地位、重新规划一个超越时代的、建设一个经济强大、持续发展、多元化、对一切开放的美国而进行研讨,提出:第一,战略性设计,即通过强调政府、企业界、技术界的通力合作,加快科学技术发明转化为市场效益的进程;第二,城市设计计划(VDI),通过平衡汽车、文化、边缘城市、失业流浪者与传统城市之间的关系,加强城市有机整体的规划和推进绿色城市环境的进程。第三,参与性设计(IDI),提出以信息设计调节公共关系,改进政府形象,建立参与性的信息传递关系,鼓励多种样式的文化。建议创建"美国设计委员会"。上述内容被编入"设计美国"白皮书,送到克林顿总统及政府要员手中。设计参与国家的决策无疑是美国的基本国策。以下是美国关于工业设计的一些信息资料: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6
图1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18 16:07
接下来讲中国国内的设计!!
在此各位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作者: shtdxx    时间: 2002-11-19 15:36
这么好的资料,应该加分的!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0 11:09
孤独剑 wrote:
接下来讲中国国内的设计!!
在此各位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怎么没人跟贴呀!
讲一讲我们中国的工业设计嘛!
  
比如说现壮呀!教育呀!!还有前景!!!
作者: kylin    时间: 2002-11-20 15:08
孤独剑 wrote:

  
大家看一下序言!!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
我给大家发上来!!!!!!!!!!!!!!!!!!!!!!!!!!!!
  
  我感觉我们在大学学的知识太落后毕业后又找不到那么好的机会!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5
那我还是继续发吧!!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6
国内设计
香 港
  香港在强有力地推动着现代设计。回归前,一年一度的以香港"总督"命名,总督亲自颁奖的工业设计大奖,已经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香港回归后,"总督"奖更名为"工业总会"奖,它将通过重视设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继续发挥它在工业设计中的鼓励创新,积极进取的作用,使经济保持和发展现有的水平。
今日香港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正在摆脱过去的地位,即只为别人加工已设计的产品,而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领先的设计中心。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7
从平面设计到产品包装设计,从室内设计到服装和多媒体设计,"香港设计"正日益成为一种极富价值和品位的象征。实力广告及推广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曾骄傲地?quot;过去我们只是埋头加工别人的订单,而现在,香港的设计业已经在国际市场打响,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开始与我们直接联系。""很多时候,当我们已经成功地为菲利浦、日立、索尼、三菱、东芝等品牌完成设计后,别人还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些设计出自香港……。"
  香港设计业的振兴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货物集散地的重要角色,使香港不断吸纳东西文化的精华,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氛围。香港设计的另一特点是: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与对新技术的需求。香港是个开放的市场,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和跨国公司。作为亚太地区总部,香港的平面设计师们也正在帮助这些跨国企业,使他们的品牌与企业形象顺利的进入亚洲市场,特别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内地市场。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7
香港作为一个设计中心,对设计的策划与管理已经相当熟识。许多公司的业务并不只局限于设计产品,还包括对整个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设计。有时,一系列或整套的设计方案也会锦上天花的涌现出来。客户甚至不需要花费气力到别处去测试这些设计的效果,因为拥有众多人口的香港本身就是一个测试新产品和市场战略的黄金之地。另外,英语在香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香港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可以通过世界各地的书刊、国际互联网和电视获取信息,并迅速学习和借鉴。  
  香港本地品牌的打响是设计业中心走向成熟的标志。香港的公司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宣传产品设计的本地化对产品在香港及海外的销售均大有帮助。香港设计协会前主席欧先生说:"我相信香港的设计能够使全世界从中收益,就象我们曾收益于日本设计、美国设计、英国设计、德国设计等等一样。而现在,该是香港在全球的设计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时候了。"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7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在98年,曾根据香港的特定条件与优势提出:香港今后要成为产品创新中心,应该是款式和潮流方面的"新",而不是也不可能是高科技方面?quot;新"。为此,他本人与香港经贸商会曾向中港两地政府提出建议,在珠江三角洲成立一个由两地政府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吸纳中国、香港及海外专家参与的"工业科技中心",共同促进设计的发展。
  在世界范围的设计中,以中国内地为依托,香港将在下一个世纪里成为领导世界潮流的一个重要力量。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8
北 京
  北京市政府依托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开展了一系列工业设计活动。
1. 北京工业设计推动体系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29
图01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0
2. 北京工业设计"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
   战略目标
   核心:"九五"工业设计示范工程
   带动: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开发基地建设  
   工业设计事业发展的共用条件建设
   水平:具有全国领先的工业设计事业总体水平
   3.《北京市"九五"工业设计示范工程规范》指导思想
   ● 提高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为目的
   ● 产品设计为核心
   ● 建立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的战略策划与实施为重点
   ● 推动现代设计管理为保证
   ● 促进北京市工业设计事业的发展,发展首都经济
   "工业设计示范工程"运作方式
   (1)选择三十家优秀企业开展工业设计示范活动,提高认识,掌握方法,努力实践,导入设计管理
   (2)工业设计研究开发基地
   凝聚力量 培育人才 多出成果 对外窗口 集散信息
   (3)选择培育3至5个工业设计主导行业,设计创新的生长点
   行业推动 内外桥梁 行业创新设计龙头和源泉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0
4.工业设计活动
   依托国际、国内、北京的设计专家协作网络,开展国际、国内交流、设计服务、咨询珍断、政策建议、人才培训、竞赛展示、信息宣传活动
   ● "三个五三个百"专家网络体系的建立
   ● 举办京、粤工业设计座谈会,总结两地区经验
   ● 建立京、津、沪、陕、黑、深六省市工业设计组织联宜会
   ●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 提供设计协作网络、设计服务,举办设计沙龙、设计研究
   ● 深入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咨询诊断服务
   ● 利用协作网组织百名专家建议活动
   ● 人才培训
   ● 北京优秀工业设计竞赛
   ● 举办各种形式的设计展
   ● 建立北京设计网站
   北京工业设计在不断发展,现正研究"十五"计划。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1
上 海
  上海工业设计工作起步早,发展快。1982年成立上海是工业美术设计协会,至今,该协会已发展成为"三无"(无挂靠、无拨款、无编制)的民办社团组织,但其经济、技术、人才等实力已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开展一些层次高,影响深、效益大的活动,走出一条"会(改革)、司(实体)、长(人才)、科工贸相结合"的路子,实施"学者治会、会员资助、实体支持"战略,执行了"理事要理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学术、咨询、财务工作委员会下,将办公室调整为组织联络、学术普及、设计咨询三个部门,并展开积极的工作。
  1993年上海工业设计促进会成立。该协会挂靠上海经委的工业基金会。并积极为上海的工业设计服务,如举办工业设计展评会和工业设计的培训等。尤其作了不少有关工业设计的软课题研究,如:上海轻工企业设计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关于提升上海工业产品设计品质的研究等。为上海产品的上档次、上等级、走出国门作出了贡献。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7
80年代初,上海、北京、无锡等地的一些大学教师被派赴德国、日本等工业设计先进的国家进修学习,将崭新的现代工业设计的理论带了回来,他们与国内学者一起,以巨大的热情通过频繁的学术启蒙宣传,使工业设计得以广泛传播,并使设计教育也走上正规。
  近年来,上海利用其独特的地位,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在与国际先进国家的设计交流中加快了步伐。97年,由上海市经委组织工业设计考察团考察了德国。参观柏林、法兰克福等地的工业设计协会与工业设计中心;还专程拜访了设计大师科拉尼;并考察了城市建筑、交通设施、路面标志及广告灯箱等环境设计成果。其收获:1.对德国工业设计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及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确实学到不少德国先进的工业设计意识、思维、手段和过程。 2.初步确立与有关的德国工业设计机构合作关系。 3.筹备成立"上海科拉尼工业设计事务所"。99年10月,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市外办和意大利外交部、外贸部、外贸协会、米兰市府等共同主办了意大利工业设计周,组织了一系列交流会、中意设计师作了各种主题的报告交流。
  上海的设计师们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上海工业设计要超前性,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并通过信息交流与工业设计界的发展保持同步。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8
另附:
台湾地区的设计
  台湾在创造了快速成长的经济奇迹之后,为了加速贸易自由化、国际化的经贸趋势,凝聚共识,善用有限资源,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台湾的经济部工业局于89--94年期间,制定了《五年全面提升工业设计能力计划》,期望提高台湾的设计水平,每年调配总计6.5亿元推行这计划(相当日本在促进设计上花费的每年的投资)。后来又制定了《五年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计划》《全面提升国际产品形象计划》。几年的执行,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 建立厂商对产品设计的整体观念
   ● 建立国内各界重视设计的共识
   ● 建立辅导机构与任务分工体系
   ● 整合国内设计资源,协助国内厂商开发设计新产品
《五年全面提升工业设计能力计划》《五年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计划》《全面提升国际产品形象计划》的总目标是:
   ● 协助厂商产品设计开发,提升业主自主设计开发能力
   ● 宣传工业设计理念,促进产业及全民重视产品设计
   ● 研究发展工业设计共通性应用技术,建立业界通用工业设计核心技术
   ● 建立工业设计资讯体系,提供业者广泛使用
   ● 加强国内外设计交流,促进产品设计国际化
   ● 整合各界设计资源,提高计划执行成效  
  为了实现计划作了很多工作,如办理厂商的咨询与诊断服务;协助厂商引进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及设备;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并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针对产品的人机工程、色彩、绿色设计及应用,由驻欧日的设计中心研析国际设计趋势及市场情报,提升国际化的设计能力;将设计相关的资讯、图书,积极推广与各界广泛使用;进行优良设计评选,鼓励厂商运用高素质的设计能力资源;引进欧日设计、生产技术,促进国际设计合作,以提升产品层次及国际形象。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8
关于"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设计能力"的计划内容包括如下:
   1. 为厂商进行工业设计辅导  
   A. 工业设计诊断服务
   提供工业设计的咨询服务;主动与有设计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访谈;
   由国内产、官、学设计界具设计专业实务的专家诊断辅导,并作出报告。
   B. 产品设计个案服务
   工业设计专业机构及人才,协助厂商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并提升自主设计能力。
   C. 加强销国外产品的设计辅导
   根据厂商的市场定位、拓销渠道、产品定位等需求,开发具国外品位的高品质产品。
   D. 产品色彩辅导
   E. 电脑辅助工业设计(CAID)
   协助厂家建立产品开发实务运作模式,加速产品开发流程速度,增加产品竞争力。
   F. 绿色设计辅导
   协助厂家开发产品制定环保策略。通过专业设计公司就材料分析应用、制程分析、制品解析、回收利用及抛弃方式进行研究,发展绿色产品。  
   2. 工业设计共通性应用技术建立与推广
   逐年针对产品有关的产品色彩、市场与趋势、人因工程生活型态及绿色设计及电脑辅助设计等专题进行技术发展的应用研究,并转移作为产业开发的参考。
   A. 人机工程及生活形态的研究与推广
   将人机工程在产品上的研究与技能符号的应用、生活形态的研究建立资料库,提供厂商参考。
   B. 商业色彩研究与推广
   研究分析国际流行色彩情报及重要色彩之预测、趋势走向等,建立国内产品预测的体系,提升业者色彩的设计能力。  
   C. 绿色设计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针对台湾、外商从事绿色设计技术与环保产品情况作广泛的调查整理,向业界推广,作为相关企业的参考与拟订策略时的规范,并创造更多绿色产品,使环保观念普及一般民众之中。
   D. CAID电脑辅助工业设计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协助个别企业建立设计运作模式,并培训设计人才,以加速产品的升级、提升产品的开发层次。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4:39
待续........................................
作者: xuhc    时间: 2002-11-21 17:08
小爽!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1 17:53
xuhc wrote:
小爽!

  


作者: KUYA    时间: 2002-11-21 19:41
感覺不太出來.....工設師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速企業的觀念問題....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6 09:59
我国工业设计现状
1.认识不足,观念陈旧。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设计的探讨与研究在这一点上非常不够,起码是含混不清!正由于如此,国内对设计实质的理解,上至主管部门,下至厂矿企业都以设计仅仅是工程师外加 “美工”而巳来认识,这一现象导致长期以来对设计的评价仅限于从造形论造形,就线条谈线条,费力于“形式法则”或“美学规律”之类的探索,而放弃和遗漏了设计中一切与人相关的因素的探讨,忽视解决 “人--产品--环境--社会”这一主要矛盾的研究.这种对设计观念的含糊不清,同时也导致了我国设计发展道路的崎岖:一个阶段的 “包装”热,以为抓住了包装,就抓住了产品竞争的关键!一个阶段的“广告”热,以为多做广告,产品销量就会提高!以为“管理”好了,产品设计的诸问题都解决了!一个阶段的“引进流水线”热,以为生产方式、加工方式的改进,产品的功能就可解决了.……我们并非尽贬人之短,也并非反对包装、广告、反对抓管理,引进流水线,而是认为这一阵阵的“热”潮掩盖了对设计实质的认识不足,而没能将设计摆正位置,从社会与文化的深层中引伸、寻找设计开发、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2.热衷仿造,创新不力
  设计推广不够深入,致使许多企业、部门盲目追求产品数量与产值,事实上已经阻碍着我国产品走向世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许多企业 "急功近利" 为追求效益,不惜"抄袭"、"模仿" 外国的先进产品,重视了加工技术,而放弃了开发创新产品的创造性人材与技术力量。今年4月,在世界钟表、珠宝行业最高级别的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上,经努力中国七家国内钟表行业的佼佼者,终于获得了入场卷时,却首先是在中国有相当知名度的一家手表公司,因其产品设计大量仿造抄袭国外名牌手表的款式而遭欧洲起诉不得入场;有两家手表厂被劳力士起诉抄袭,另一家因表带与 雷同均被处以罚款,使我国钟表行业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在我国加入WTO后,更迫切地要求企业在投入开发创新产品方面加强力度,高度重视,培养造就具开拓性、创造性的设计人材,完成从“仿造”到 “创造”的飞跃。
  3.缺乏政策,教育缓慢  
  不少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都由政府主持、推广,并在各方面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形成一个工业设计良性循环的竞争氛围,而我们目前仅停在启蒙发动的阶段,还未能掀起一个热潮。人事政策上,工业设计师没有自己相应的职称地位。工业设计教育又发展缓慢,学生毕业后转行的现象严重。各省市、各行业自行开展设计工作,发展不平衡。许多企业领导对工业设计认识不足,对工业设计投放资金不足,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往往不深入而流于形式。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6 10:00
设计力就是竞争力
当我们回顾历史上的珍品,看看今天充满世界有竞争力的商品,就不难发现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加工的产品,为什么说 "设计力就是竞争力" 呢?
  第一.工业设计是一种利用科技、智慧的知识密集型的创造性活动。
  工业设计融汇科学、市场学、生态学、应用技术及人体的科学等领域横向交叉联系的一门综合性的知识密集型学科。产品的市场竞争出现智能化的趋势,高度知识密集化的软件产 品开发一日千里,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成,维系传统产品的庞大机件已不复存在,被微小的电子晶片所取代,导致左右内结构、局限产品外观造型的现象成为历史。工业设计在这片崭新的广阔的领域大有用武之地。当然知识密集型的工业设计创造活动,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更美的人--自然-- 社会的环境,它不同于物质材料,不可以用数量来测定,设计有无法量化的价值。商品的物化性能及包装的强度都可以测定出数据,但是商品的功能、形式、装饰、肌理、材料的感觉等精神品味,其社会价值却是难以测量的。
  第二.工业设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大生产的产品,迅速抢占市场,获得利益。
  我们今天面临的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明创造的成果迭出不穷的年代,对工业设计影响与冲击也必然更大。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技术发明要使其尽快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设计使其产品化,一方面更新品种,优化结构;另一方面促进由新产品系列而带来的生产领域、管理体系、消费结构的变化,创造更新、更科学安全、更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这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由肇庆市鼎湖生物学工程研究所研制的ST--宽谱治疗仪,其疗效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肯定,然而它最初的形象却只是由碘钨灯的灯罩、台灯的灯臂再加电扇的底座的一种凑合体,可想而知,人们无从领会其功能:台灯?电扇?不伦不类的形态,很难打入市场,为大众所瞩目。当委托广州大学万宝工业设计研究进行重新设计后,ST--宽谱治疗仪以全新的形象出现。首先,在活动曲臂设计方面,考虑仪器须接近人体,设计师彻底抛弃弹簧牵拉式或金属软管式等存在着疲劳损耗的不稳定性结构,而将其设计成可锁定的活动结点式结构,当使用者需要进行高低或前后调节时,只要按捏曲臂上园形结点,即可任意调节,当按捏松手时,曲臂自动锁定,大大加强了使用的方便性与安全性,避免弹簧曲臂的老化磨损而易松动垂落灼伤使用人的缺陷。园形的节点颜色区别于曲臂,既醒目又便于按捏,同时又将产品造型系列化,如医院使用的大型座机;家庭使用的中小型台机;为外出旅游不间断治疗而设计的便携式折合机……整体造型形象的有序,增加了产品的魅力。工业设计将其高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并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这一切无不说明设计师的价值和设计的竞争能力。
  第三.设计是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武器。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的产品开发的动态之中,企业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存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光短浅的" 仿冒 ",以其急功近利的成功已经导致对设计实质的误解和对设计开发的重重疑虑,令这一类企业发展步履蹒跚,裹足不前。设计与企业活力紧密相关,设计左右着企业的形象,它与企业产品开发、制造.流通、销售等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重视产品设计的企业会公众通过其产品的技术与艺术处理,包含产品外观、造型、功能、使用质量及其信誉的综合观察与思考,得到满意的结果。好的产品设计便是这些内容的综合,并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形象,使其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突出的、新颖的、令公众可信任的,不断开拓发展的形象。设计不仅是设计产品,同样设计着企业的本身。
  第四.设计可提高工业产品的高附价值,提高企业效益。
  新的产业革命把世界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设计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时代意味着高附价值的时代.在今天的市场上,商品价值中除了材料成本、人工费用、设备折旧和运输费用等有形的 "硬"价值外,还包括技术的 新颖性、实用性、产品整体的优良设计、售后服务及产品文化之类无形的" 软 "价值,并把这种 "软" 价值作为 "高附价值",并通过价格表现在商品的价值中,如果这种软价值所占的比例很高,就可认为该产品为高附价值产品。它能以物态形式刺激起人们改变生活样式的潜在欲望,唤起人们向改变生活方向而努力的目标,而这种激发与努力,恰恰是由工业设计塑造的特有形式给予推动的。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市场的不断发展,软价值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功能,同样的制造成本,由于设计的差异而使售价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只有优秀的设计才能创造高附价值。  
  提高产品的高附价值主要途径:
  ● 正确把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地分析各消费层的心理和经济现状,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产品,正确的决策和论证是成功的基础。
  ● 要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开发新产品。未来社会商品竞争的胜负并非完全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历史,固定资本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技成果及最快的信息等。
  ● 树立名地、名牌、名人、名品并采用 方法开展全球战略,开发有中国特色的技能、材料和感性三者统一于一体(F.M.S)的产品。
  ● 要运用优秀设计,劣质的设计有损附加价值,可采用委托有信誉的设计师设计或征集的方法,对整个商品进行系统的开发设计。
  ● 用创造设计方法,将各种产品放大、缩小、位置颠倒、功能相互组合,不断改良,如把钟、收音机、录音机等组合于一体供学生使用,很受欢迎。
由此可见,工业设计提高了开发产品的高附价值,给企业的竞争力带来新的活力.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1-26 10:06
第五.设计将创造新市场
  二百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以"看不见的手"的名言阐述市场商品经济社会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企业正是被这看不见的手控制操纵着。如何使企业在这市场的大浪中扬帆远航,几十年工业设计实践证明: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商品,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只有工业设计才能实现。
  工业先进的国家对此也有个认识的过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1909年生产出黑色福特T型车,一直到1923 年,共生产了250万辆,其间基本上没有作过什么设计上的改进,按福特当时的理论是"不管顾客要什么,我就生产黑汽车"。然而当通用汽车公司推出新样式的汽车后,福特在市场竞争中迅速落伍了。那时只有少数企业家看到技术只有通过设计才能变为有价值的商品。到了50年代后期,美国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市场的商品大为丰富时,市场疲软了,萧条了。在反思中,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积极将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以产品功能为主的设计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美国市场学家提出 "乐于被消费者牵着鼻子走" ,瑞典企业家提出 "缩短与用户的距离。" 好的产品设计,从功能、外观、操作和对环境的影响,无不使消费者动心,无不是投消费者之所好,如60年代后,美国电影业受到电视的冲击发生危机,好莱坞的企业家便考虑:电影是为娱乐的,只要能娱乐的活动都是企业的使命,于是将好莱坞设计成一个游乐场,让好奇的人们了解拍电影的秘密,又可拍电视片向电视台出售,并举办各种演出活动、艺术大赛,既开拓了市场,又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在研究人--物--环境间最佳关系组合中,大批体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复杂需要的产品,如残疾人用具、节能汽车、太阳能动力设备、婴儿用品、康复用具等等不断涌现,丰富着市场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日本企业家更悟出"设计力就是竞争力"的道理。在现代市场上,削减利润, 利多销的战略己是落后的手段。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市场目标,将满足"市场需要"改为"创造市场",使工业设计参与并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善并堤高人的生活和方使环境质量,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舒适、健康、安全,并获得美的亨受。日本索尼便是典型的设计创造市场,求得发展的企业。1950年,索尼推出日本第一台商业化磁带录音机,195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电视机;1962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5寸袖珍电视机和晶体管录像机;1978年,当索尼推出 "沃克曼" 便携式收录机时,社会上许多人对这产品不能接受,认为产品会导致分散注意力,易出交通事故。但公司根据市场研究,预见该产品将投合年青人的喜好,是一种强调独立的自我意象的生活方式的体现,于是大胆投产,结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到80年代,当便携式收录机成为新产品的潮流风靡世界时,索尼又生产大型、深沉、稳重、棱角分明的大屏幕彩电及音响设备,创造出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新的市场。
  显然,工业设计己广泛参与企业的市场战略、营销范围的各项活动,如市场研究,新产品开发,促销和分销渠道及售后服务,不光考虑产品的一体化成长,还考虑多样化成长,发展相关的产品。在越来越繁荣的市场经济中,工业设计,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的新产品开发,以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企业占领市场,创造市场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第六.设计提高产品的美学质量
  如果未经设计或设计不好的产品,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且上市后无人问津,造成滞销,损失的首先是企业。如果经过名师变革结构,更新色彩,增加恰当的装饰,不但减少成本,且供不应求,这就是设计的力量。工业设计是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活动,书形的电子计算机,鲨鱼状的飞机,人物形的衣柜……这些产品的魅力之处就在于设计。它们是外观造形、使用功能、材料品质、艺术风格,以及生产技术诸多方面的完美组合。当今,深奥难懂、长篇大论的说明书解说的产品已没有竞争力,而将高新技术作通俗化诠释,易于辨认操作的具语意符号性的产品受到欢迎,具个性化的、简洁单纯. 艺术感强的产品再度受到青睐。而要完成上述特点的设计,仅从机能方面解决是难以成功的,而工业设计却在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总之,设计在诱导消费、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构造、创造新的生活环境以及对企业发展来说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尤其在高度信息社会,设计将信息转变为商品价值,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因此,设计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人们关注。
作者: JSNJZW    时间: 2002-11-26 11:07
最近在看一本叫<<工業設計思想>>的書
感覺工業設計真的重要啊
雖然不是搞工設的
但對這方面很有興趣
書中說
德國雖然進入工業時代晚於
英國,但由於政府部門大力發展教育(包括工業設計)
重視工業設計,所以才會在後來出現工業繁榮景象
後來的美國,英國都是向德國人學習
而英國更是到1980年代才在這方面有所發展
聯想到現在中國的工業設計還是一片空白似的(不知道是不是我沒覺察到)
工業設計的學生大多全去搞平面設計了
……………………….
看來從工業設計的發展就反看出工業水平
作者: joyxxh    时间: 2002-11-28 09:25
联想的理念
作者: 开开    时间: 2002-11-28 13:01
come on,joyxxh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3 10:16
COME ON!!
BABY!!!
作者: 开开    时间: 2002-12-5 09:46
joyxxh wrote:
联想的理念

  
这么好的冬冬,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嘛
作者: xiaohuangyan007    时间: 2002-12-22 13:55
中国人是爱设计的,但是,中国的教育 ,中国的环境,中国的市场,注定了中国的设计师没饭可吃,有些大学的教授,把教育当成了他们的业余工作,爱来就来,爱去就去。有些教师甚至自己多不懂上课一派胡言就下课了,,,,,,
作者: bluesnail    时间: 2002-12-22 14:47
对啊,学校的老师们很难静下心来教学生的
他们大多有PART TIME
就我们现在学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也是RUBBISH来的
作者: huangxj    时间: 2003-1-5 14:09
不错的文章。支持
作者: 风儿    时间: 2003-3-25 09:38
顶!!!
作者: yebob    时间: 2003-3-31 21:23
中國又多了一個懂設計的了
作者: dragonman    时间: 2003-4-4 11:53
在我们这里工业设计是工艺材料设计。
作者: chenshuo    时间: 2003-4-18 15:31
企業體協同設計模式之建立
為有效運用協同設計工具於研發分工的分散式團隊,以及企業體間溝通與合作,本章將對前面所討論的實際個案研究,特別是整個實証研究流程之問題發掘,解決過程與改善建議,以建構起適合企業體之協同設計模式,提供產業界之參考。
  
1.導入準則與作業規範
任何協同設計工具之軟、硬體於導入企業體運作前,必須考量到系統整合與操作人員對使用工具之熟悉度與運用狀態,作明確之實行計劃。如圖5-1所示,設計研發團隊須對協同設計工具之使用具熟悉度,且知曉工具之優點與限制。同樣地,團隊成員應明嘹整體流程與各階段工作,以善用各項有利之資源。
  
由於企業體可能的參與研發專業成員,分散於各地且對於專業的進行與任務分工都必須有一專責人員。例如,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PM)或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PM)負責處理與專案相關之事務。所以協同設計工具的使用也必須能由PM作統籌規劃,管理運用,監控與督促,使得整體專案之進行能更流暢且更有效率。
  
2.工業設計之協同設計模式  
在傳統的工業設計活動中,企業體之研發部門與委外單位(如:設計公司或學術單位)之間的產品設計資訊的互動方式,通常是透過電話、傳真、E-mail,或者是召集雙方之參與成員進行面對面之溝通檢討會議,來完成新產品的圖面確認或者是意見溝通等工作,而這種溝通模式往往會影響到工作的成效,以及間接影響到新產品上市的時間。
  
透過本實驗之分析結果,茲將工業設計依其設計流程,分為「企劃案擬定」、「前置作業」、「設計簡述」、「設計構想發展2D-3D」、「電腦3D模型討論」、「3D構想精練與細部設計」及「最終提案確定」等七部分。整理歸納出如圖 5-2 工業設計之協同設計模式。以下針對此七個項目,作詳盡的說明:
  
1.企劃案擬定
一般中大型之企業體,通常是由PM(產品經理或專案經理)負責針對市場之需求以及流行之趨勢,以其專業知識,爲公司企劃出適合企業未來經營之產品項目,遂而交由研發單位進行產品開發。並同時選定欲進行該產品設計之委外單位(如:設計公司或學術單位)共同參與開發。
  
2.前置作業
在進行協同設計之前,企業體與其委外單位,首先都應對其參與此專案之成員進行協同設計軟體之使用操作訓練。並針對欲使用之視訊會議系統,以及協同設計工具進行連線測試,以確保會議之順利召開。
  
3.設計簡述(Design Brief)
對企業體而言,應由其PM針對欲進行之工業設計部分,對其產品屬性、市場定位、功能需求、操作需求、成本需求、年齡層界定、規格提供以及設計意見的提出….等,向委外單位做詳細之說明。而委外單位則必須對企業體所提出之各項說明,做進一步的需求確認。
  
4.設計構想發展2D→3D
目前委外之設計公司對企業體作構想提案發表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以編輯軟體,如PhotoShop、CorelDraw等,做產品的平面發表;而另一種則是使用3D軟體,像Pro/Engineer、OneSpace Designer等,建3D的模型對客戶做提交。在這構想討論階段,企業體可先以OSA協同設計軟體,開啟一虛擬會議室,而委外單位可將構想發展出來之圖面,如果是2D圖面則以OSA軟體內部之Document and Drawing功能;如果是3D圖面則以OSA軟體內部之3D Model功能將圖片上傳至Server端,這時企業體之客戶或企業體內各專業領域的成員,像行銷、製造、工程人員..等,皆可透過密碼的安全控管機制,隨時進入該協同設計平台內,了解構想發展之情形與進度,如發現有疑問的時候,更可透過此平台搭配視訊會議系統與委外單位做線上的及時討論與設計方向的擬定。
  
5.電腦3D模型討論
將前一階段的構想,不管是2D或3D之圖檔,全部轉繪成3D圖檔的方式來進行討論。委外單位可透過此協同產品設計平台,與企業體之客戶或企業體內各專業領域成員進行3D設計的提案,以及設計理念的說明,雙方可透過視訊會議系統做線上即時溝通,且委外單位可使用OSD軟體對3D模型進行線上即時修改,否則往往討論後的構想,需等待下次會議的召開,才能提出修正後的結果。
  
6.3D構想精練與細部設計
針對前一階段所決策之外型,做進一步的構想精練,以及對一些細微之地方,做詳細之考慮與設計,在過程中可不定時將結果放進協同設計平台中,企業體之客戶與企業體內各專業領域成員也可在進行過程中進到該平台內,觀看構想之發展情形。
  
7.最終提案確認
委外單位在這一階段針對外型的細節與整體的搭配,與企業體進行最終的討論與意見彙整,在會後並應與企業體進行資料的轉交與確認,如電腦檔案的提供以及與企業體內之機構工程師進行銜接工作。
  
圖1 協同設計導入企業體之間關係圖
圖2 工業設計之協同設計模式
表1說明以視訊設計溝通會議的導入前、中、後,所必須注意之作業規範,各階段之細節的產生也是由前章之實際案例中,分析歸納出符合企業體運作模式。
3.兩岸設計分工之協同設計模式
「國內設計研發、海外生產」的模式已經是一些中大型企業之經營方式,尤其又以人口眾多、土地寬廣之中國大陸為最理想的生產基地。但是由於生產基地在導入新產品量產的同時,又須要有相關的工程人員能夠承接來至台灣設計研發的階段性成果,因此,自然形成了大陸生產基地的工程單位。而現今產品開發講求速度與效率,在台灣的研發單位也逐漸將產品開發分成兩部分,台灣的研發單位負責產品開發的前階段,亦即是將產品企劃、產品設計根留在台灣,而將機構設計、模具設計等後半段的設計,轉移至中國大陸之生產基地。
  
在工業設計之協同設計模式中提及,於最終提案的過程中,有企業體內各專業領域成員的加入,而機構設計師就是其中之一,目的是讓機構工程師提前與工業設計師進行溝通與銜接,當進行機構設計的時候,能更順利展開。,在機構進行的過程中,本研究將其分成四個部份,分別是「最終設計確認」、「產品拆件設計」、「產品組立與干涉檢查」及「2D與3D工程圖」,茲分別說明如下,如圖 3 所示,為台灣工業設計部門與大陸機構設計部門之協同產品設計模式。
  
1.最終設計確認
此部份之設計確認指的是在參與工業設計之最終提案確認,換言之,在會議當中提出機構設計師之觀點,以及機構之可行性,並針對外觀圖檔作最後的
  
評估。大部分之機構工程師在承接工業設計師之圖檔後,常會因軟體不同,導致無法修改,或者繪圖習慣之不同,可能都會選擇重新繪製3D圖面。
  
2.產品拆件設計
機構設計師針對3D模型進行拆件之工作,並定義其分模線、件數等細部,因分模線位置往往會影響整體外觀,所以,此時的客戶、工業設計師或者是模具廠都可透過協同設計平台進入會議室內,進行線上溝通並作即時討論。
  
3.產品組立與干涉檢查
等拆件工作完成後,就可進行產品的組立與干涉檢查,在這同時可邀請電子工程師共同討論其電子零件之擺放位置,或者邀請模具廠的模具設計人員共同討論零件開模的可行性。當然這些都可透過前述之協同設計平台搭配視訊會議系統來進行。
  
4.2D與3D工程圖
而機構設計之最後階段,就是2D工程圖的尺寸標註以及3D工程圖檔,必須清楚轉交於下階段之模具製造。
  
4. 模具設計之協同設計模式
由於大陸模具品質逐漸提升,而且價格遠較台灣更具競爭優勢,再者,台商之大陸生產基地的聚落形成,造成大陸之模具產業逐漸發達。之前有提到,台灣企業大都選擇鄰近其生產基地之供應商或協力廠,但由於大陸地緣寬廣,市鎮間之距離往往車程就需要2-3小時,如要常常召開面對面之會議,確時會造成莫大的困擾。
本研究依實地觀察及資料分析後,將模具設計之協同設計模式建構成如圖4 所示,其中將模具製造分成「模具設計」、「CNC切削、研磨、放電加工、線切割」、「模具表面拋光、咬花」、「模具組立、試模」等四部份。茲說明如下:
  
1.模具設計
模具設計是屬於模具製造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開發過程當中,要對模具進行3D的拆模、詳細加工尺寸的標註、以及模具的組立圖等幾個部份,而3D拆模往往是最耗時且影響深遠的一個步驟,因此,建議在此部份以設計分工的方式來進行,以縮短模具設計的時間。而在模具設計的階段往往會發現一些模具製造上的困難點,進而需要與機構設計師進行討論,如以傳統之方式來召
  
開面對面之會議,一來一往,通常就是一天的時間,這對開發者而言,如果多幾次會議的往返,恐怕模具的開發時間會相對的延長。所以,由圖 5-4 可看出機構工程師可與模具設計師進行同步的設計,也就是在模具設計師遇到問題時,可直接經由協同設計平台與視訊會議系統的支援,透過網際網路做線上的討論與溝通。
  
2.CNC切削、研磨、放電加工、線切割
在此部分的製造加工當中,各單位可透過協同設計平台所傳遞的加工訊息,自專案資訊儲存庫當中,抓取欲加工的檔案進行後續加工製造。對於產品外觀較重視之放電加工,應由工業設計師於放電加工前會同驗收銅極。
  
3.模具表面拋光、咬花
產品的外觀與模具表面的拋光與咬花有很大的關聯,這時應該由機構工程師會同客戶至模具廠驗收其最終成品。
  
4.模具組立、試模
在所有模具零件完成後,對其進行模具組立,並至塑膠射出廠進行試模,通常客戶與機構設計師都會協同參與試模工作。
  
上述3個協同設計模式皆與專案資訊儲存庫(Project Information Repository),息息相關,此儲存庫能容納各種物件之能力,例如:圖表、文件、產品之2D與3D圖檔、各種常用Office軟體之檔案格式..等等。由於設計過程中,參與成員間之互動溝通,可能產生文件、圖檔等作業版本不同,需要搜尋檢索設計專案之歷史紀錄,或文件格式之轉換等需求。因此,儲存庫可經由資訊與知識的分享,而提升設計設計團隊成員的作業績效,及適時提供豐足的專業知識,以強化企業體的溝通與決筆機制。
  
圖文:李來春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作者: 寻你    时间: 2003-4-19 18:42
好啊,谢谢。√√√√√√√√
                                       √√√√√√√√
作者: jessesn    时间: 2003-10-29 19:09

辛苦了
给你个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0-31 09:52
joyxxh wrote:
联想的理念

  
           大虾,你能不能快点?大家就等你发话了!::{::{::{::{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0-31 09:52
                    ::{::{::{::{
作者: yumin    时间: 2003-11-3 12:35
好东西  顶
作者: yds007    时间: 2003-11-3 14:08
这种资料确实有的时候可以帮助人醒脑地,如果我们技术落后可以补,但是要是这种设计与创新地意识落后就必须要多看看这些东西来饿补一下才行阿!!!
作者: freeskywu    时间: 2004-3-2 13:11
very good
作者: vizziz    时间: 2004-3-3 09:25

作者: sunj2288    时间: 2004-3-11 20:57

  
          我顶!~
作者: monecom    时间: 2004-3-15 19:05
好啊````也不知道你在那里搞来的啊
作者: zhp_888    时间: 2004-5-4 17:25
不错,受益
作者: qiouxilong    时间: 2004-5-6 11:16
矿顶,
我要把他打印下来,仔细研究,
作者: Duron.900    时间: 2004-5-6 16:53
好东西,我很喜欢,谢了
作者: zantb7805    时间: 2004-5-6 17:38
ok dddd
作者: howe    时间: 2004-5-8 12:45
很感谢!
在国内总有些人以为自己懂设计,吹嘘学工业设计的多有前途!就业前景多么多么好!实际上呢?有好多人改行去做平面设计了。这里面的艰辛只有我们知道.
作者: ocdesign    时间: 2004-5-26 00:47
好东西,谢谢楼主
作者: 8104allen    时间: 2004-5-27 16:10
不错,看了这个有点想法,我觉得在大学里能学到什么东西.那些所谓的教授什么的,他们只是学历高一点,对我们上课也是照本宣科,中国的教育太框框化了,什么都是拿框子套你,从小到大都是这样,长此以往个的想法,个人的灵性都没了,现在的教育注重的是分数,是理论,分数高有什么用.说是吧
作者: zxb1970    时间: 2004-8-21 19:05
好东西哦!!
谢谢斑竹!!斑竹很有振兴中国设计的责任感,支持!!
作者: wzph2    时间: 2004-8-28 23:51
政府不重视,只是喊喊口号。社会不理解,只提出要求。
作者: bruce_pang    时间: 2004-10-27 18:41
确实好东东 , 要好好学,
作者: leon_cxf    时间: 2005-3-7 21:38
hao dong xi!
先顶后再回去慢慢的看:)
作者: hfjsong    时间: 2005-3-8 10:02
不错,谢了
作者: sgb101    时间: 2005-3-8 17:17
好东西,谢谢了。工业设计毕业的学子们,知道这里面的艰辛,找工作难,我差点去搞了游戏设计,广告设计,可是,我的爱好是人性化的电子类产品,好在现在来到一个小电子公司,可是,工资只有1500左右,私营企业,没有办法。我是希望通过我,我们大家的努力,是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有所提高,我们当了炮灰,我们认了,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停止努力!
作者: supalex    时间: 2005-3-13 23:47
没想到孤大收有这么好的设计史论,收藏ING。。。应该精华喽!
作者: luckeyboy    时间: 2005-3-28 16:34
ding
作者: piziding2001    时间: 2005-3-30 16:33
看来中国真的是没有什么好讲的了,现在多走的是小日本原来的老路,有什么好说的!
作者: sd1123ww    时间: 2005-4-12 09:55
good
more are better
作者: no1zh007    时间: 2005-4-15 14:23
ding
作者: August    时间: 2005-8-7 16:39
谢谢!
我正在努力着
作者: achenggegeaini    时间: 2005-11-15 16:50
thanks
作者: kws2008    时间: 2006-10-6 09:36
谢谢了,能做成压缩包下载就方便了.
作者: zhongyi    时间: 2006-10-12 13:25
谢谢
作者: xiongmuguo    时间: 2006-10-12 23:43
长期以来,我国对从事工业设计的专业人员仅限于美工和外观装饰者之说,偶而有企业对长期从事此专业的人员冠以技术职称的,但也脱不开工程技术的范围,而设计师这个概念可以说根本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工业设计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非常同意!!)
作者: seaz    时间: 2010-11-14 21:19
顶,好文章必须顶!这是原则!
作者: doff617    时间: 2010-11-15 10:51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doff617    时间: 2010-11-15 10:52
是一个好文章的,这么说明我们的水平
作者: Youklastleaf    时间: 2010-12-7 13:36
这才是真正的好帖子啊
作者: wang1062501    时间: 2012-5-15 13:08
因为中国没有知识产品保护,当你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设计出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别人很轻松的就拷贝走你的模式 , 逐渐的就被整体的社会氛围打压,都不去思考怎么去创新了!  中国现在要经济转型,没有创新的环境很难有力度去扭转整个局势的!  
作者: /ty小住/tp    时间: 2014-9-27 14:18
怎么没有看到可以下载的呀
作者: 小逗号1990    时间: 2014-12-30 11:29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